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胡靖雯 苏杭


清晨,当第一列高铁驶入商丘火车站时,68岁的武翠平站在自家窗前望着它,就像迎候亲人一样感到温馨而亲切。

尽管从铁路上退休18年了,但是武翠平的心不曾离开过这里。她回想起自己20岁接父亲的班,父亲当时是商丘火车站西货场的一名搬运工,干了一辈子铁路货运的活儿,如果他活到现在,也是百岁老人了。父亲那个年代和蒸汽机车打交道,武翠平则见证了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普速机车的变迁,如今,女儿高青正经历着从普铁到动车再到高铁的日新月异。

踏进铁路门,一生铁路人。武翠平从来不觉得住在铁路边儿会睡不好觉。在那车轮飞驰擦过铁轨的声音里,有着对父亲的怀念,也有着对女儿的牵挂。

所以,站在窗前看高铁来来往往,武翠平在想,高青爬高沿低巡查线路,不常回来才是常态,这来回穿梭的高铁,不就是孩子在和自己打招呼么。

高青:“给高铁供电做‘体检诊疗’,你说,神奇不?”

八零后的高青,现在是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力车间商丘变电巡检工区工长。单位名字有点长,她笑着解释,“我们的岗位就是‘心脏诊疗师’,只不过这‘心脏’是高铁变电设备,她只有健健康康的,高铁才能欢欢实实。”

高青是个爱笑的姑娘,笑声里总流淌着自信和从容。她18岁那年到甘肃当兵,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卫生兵,那时,救死扶伤守护健康就是自己的职业梦想。高青没有想到,转业后自己守护梦的对象变成了高铁电网。现在,她们这支由5名女子组成的“特战队”经常穿梭于高压电流环境中,对高铁供电设备进行“急诊”,她们被称为高铁变电设备的“心脏诊疗师”,她们这个班组有一个好名字——木兰班组。

“在我的家乡商丘,虞城县就是花木兰故里,花木兰的精神鼓励我们要比男工友干得更好,”说起花木兰班组这个名号,高青感到非常贴切。而与铁路工作结缘也让她觉得似乎有一种感召推着她,“你看,我从小在铁路院长大,姥爷和妈妈都在铁路工作。本来我有可能穿上白大褂做医护工作,不过,我现在也相当于做‘医护’,就是给高铁电力做‘体检治疗’,你说,神奇不?”

此“医护”非彼“医护”,道相通而术不同。高青为此到武汉进修学习电气工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她从事变电巡检工作20年,不仅成长为技师工长,更练就了火眼金睛。

高青所在的商丘变电巡检工区组建于2020年1月,工区承担郑徐高铁商丘段和商合杭高铁商丘段的牵引供电任务,管辖13个所亭,其中3个有人值守,10个无人所亭,管辖范围覆盖300公里。

巡检是高青和木兰班组最主要的工作,而每一次巡检都如同一场战役,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手持记录仪和各种专业检测设备,在各类变电设备之间奔波,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要求,对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方位体检,从设备的外观是否有破损、放电痕迹,到内部油温、油压、气压等参数是否正常,无一遗漏。”高青说,干这个活不仅要有好脚力,还要有好眼力,更要有高度集中的好脑力,及时发现哪怕是最细微的异常,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里。“这就像是给人体排查早期癌变,抓早抓小,每抓到一个,精神都高度紧张,但是经过自己努力排除了隐患,那种成就感也是爆棚的。”

最近一次让高青体验成就感是在2024年3月份。有一次巡视商丘开闭所时,大家手持仪器检查各种设备,仪器参数并没有发现异常,当时她又提出,再对所有设施用目视复检一遍,就在检查电缆夹层保护器时,意外发现护层保护器有破损情况。高青沉着应对迅速上报,和后方技术团队利用当天晚上天窗进行遥测、处理,最后发现是接触网电缆头一端有问题,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断电的严重故障。“当时累的都快直不起腰了,但心里却是很欣慰。”

高青说这种成就感不是一个人的独享,而是团结协作的共享。花木兰班组五朵金花,大家比业务比奉献,姐妹们各有专长都很努力。“副工长王静是铁路双职工,璩彦羽的女儿才1岁,庞妍妍眼尖心细,史佳鑫还是个漫画爱好者,她们俩毕业时间不长,刚入行。”高青说,花木兰班组里每个人都是花木兰,每个人都很拼。

庞妍妍:“一遍遍磨砺,现在我站在高处,毫无障碍。”

2024年初,工区要对管内13个所亭的变压器和馈线高压电缆头进行集中排查遥测,这是对木兰班组能力作风的一次集体检验,她们异口同声说:“男职工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

庞妍妍第一次高空作业,站在上边一动不敢动,想着法儿给自己壮胆,回想当时情景,“在馈线上站不得,坐不得,却要放开手去拆卸螺丝,摇测电缆头。这时候只有深呼吸,努力克服双腿发抖、头晕目眩的生理反应。按照操作规程来,一遍遍磨砺,现在我站在高处,毫无障碍。”

冬天凌晨寒风料峭,木兰班组的姑娘们各司其职全情投入,她们来不及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她们从高空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数据全部正常”,当试运行的高铁呼啸而过时,那划过天空的风声仿佛在对她们耳语:谢谢你们的坚守!

王静:“越是急难险重,越显英雄本色,木兰班组有这个本色。”

当王静在商丘段13个所亭穿梭巡检时,丈夫祁贺正在300里外的徐州火车站,指挥调度检修钢轨。祁贺的作业对象是普速铁路,工作范围就在徐州站附近。

有人问王静,你和祁贺都在铁路上工作,是不是见面很方便?王静笑着直摇头,“我是郑州局,他是徐州局,我是高铁巡检,他是普铁检修,隔着远呢”,王静和祁贺的老家都在夏邑,双方父母家离得很近,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是没有可能遇见的。平时各自忙活,相聚只有调休合拍,赶到一起,才能共同陪陪10岁的儿子。王静的微信头像是一张卡通插画,插画上爸爸、妈妈和儿子,瞪着大眼睛,萌萌的很可爱。

入行13年,王静从刚毕业的新手成长为高级工,规范化的巡检和操作早已熟稔于心。“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应对恶劣天气”她不假思索地说,“可能连续半个月不能回家,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到无人所临时值班,那里没有水,没办法做饭,也没有厕所......”

去年冬天,遭遇冻雨天气,部分路段设备覆冰严重,接触网线舞动,容易造成所内跳闸。什么是接触网线舞动?“所谓接触网线舞动,就会引起断线,断线就意味着高铁运输动脉被截断,严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王静说:“越是急难险重,越显英雄本色,木兰班组有这个本色。”当时她们顶着压力兵分两路,一路人员前去跳闸变电所进行跳闸数据分析,一路前去距离工区65公里之外的分区所,进行值守及设备巡视。

路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王静带着庞妍妍以20码的车速前行,因为一旦速度控制不好,车辆打滑就会翻车。路况转好后她们快速赶到分区所,立即进行设备查看并反馈至车间,由于故障不能立即恢复,需要有人员留守所内观察设备,可是这个分区所属于无人所,没有水、没有床、没有卫生间,加上天气寒冷,她们面临恶劣环境不退缩,坚守两天两夜直到设备恢复正常。当电话那端传来“恢复正常”口令的那一刻,木兰班组姐妹们在雪地里紧紧拥抱,脸颊滑落滚烫的泪水。

无论风雨,无论寒暑,当你乘坐准点出发、准时抵达、快捷舒适的高铁时,太多忙碌的身影不会出现在你的视线里。放眼望去,中国大地4.8万公里高铁里程在生长,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中国在生长。高青、王静、璩彦羽、庞妍妍、史佳鑫和木兰班组的故事在生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