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初九这天是天日,到了初十这一天是地日,也被称为"石头节"。又有“老鼠娶亲日”之称,俗称“十指”。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天地所生,因此对天地怀有敬畏之心。大年初九是“天日”,而大年初十则是“地日”。这一天,人们会向大地祈福,感谢大地孕育万物,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石头对于古人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以前的劳动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于是专门选定一个日子作为它的节日,由于“十”与“石”同音,所以才会有正月初十“石头节”。
同时,“十”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完满和圆满,因此大年初十也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
而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老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初十3不吃,福气不进门”。这句话告诉我们,初十这一天要特别注意饮食,选择一些寓意吉祥的食物,以求来年的幸福和顺利。
01
正月初十吃什么?
1、吃馍饼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
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餐会吃馍饼或烙饼来庆祝,因为饼是圆圆的,认为吃饼便会财运亨通,家庭幸福和美。因此,吃饼成了这一天的重要习俗之一。
2、吃莜面或面条
在蒙晋地区,很多人都有着吃莜面的习俗,传说这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人们认为这样能够讨好鼠神,也能让新来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
莜面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可制成各种吉祥的形状,寓意生活吉祥且富足,比如莜面鱼鱼、莜面墩墩、莜面窝窝,无论是蒸、炸、煮、烙、炒,都会食欲大开。
3、喝棒子粥
棒子粥其实就是玉米面粥,金黄的玉米粥寓意财源广进,五谷丰登。而且春节期间天天吃大鱼大肉,不容易消化。
所以大年初十这一天可吃点棒子粥来清肠养胃,一碗下肚,暖胃又舒服。在煮棒子粥时可加少量碱,这样更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小时候每逢初十,家里的老人都会念叨 “初十3不动,动了一场空”,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02
正月初十不做什么
1、不动工动土
作为“地日”,在初十这天,人们会举行祭拜仪式,准备蔬菜、谷物等供品为大地庆生,表达感恩之情,并祈求大地继续庇护人类。当天讲究不能动土动工,以避免惊扰大地母亲,因此耕种和需要动土的工作都会停止。
这一习俗也寓意着做人要懂得感恩、及时尽孝,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保持本心,才能越来越好,遇见更好的自己。
2、不动石头
这一天既是大地的生日,也是石头神的生日。民间流行通过抬石头预判当年收成的习俗:初九晚上,人们将瓦罐冻在光滑石板上,初十早上众人抬着前行。若石头不掉落,便意味着粮食会获得丰收;反之则预示歉收。这虽无科学依据,却反映了人们对丰年的渴望和对石头神的信奉。
当天,人们还会向石头焚香致敬,并避免挪动,搬运以及使用石头,任何以石头为材料制成的器具等,都不能去碰,此外开山打石,建造石屋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允许的。人们希望在石头神在生日这天可以安然度过,从而继续保佑人们生活顺利。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石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古人们设立“石头节”,提醒我们珍惜和感恩石头的重要性。这一传统也启示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心怀感恩,不忘本源。当然在为人处世中亦是如此。
3、不动老鼠
在过去,老鼠被视为“四害”之一,因其尖锐的牙齿乱咬东西,破坏庄稼和粮食,甚至传播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古时人们迫切希望远离老鼠的打扰,于是衍生出了“老鼠娶亲”的习俗。
正月初十这天,传说老鼠会举办婚礼。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老鼠行方便,比如不点灯、在墙角撒糖果和花生等,寓意将老鼠嫁得远远地,以减少鼠患。这一习俗象征着避灾迎祥,辞旧迎新,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摒弃陈旧与不良,勇敢突破现状,获得更好的人生。
不动土、不动石头、不动老鼠,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着重要的人生智慧:做人要懂得感恩,脚踏实地,勇敢突破。
忘记这些规范,人生可能会走向崎岖,最终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