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鱼儿
俄罗斯人是不是正在大量涌入中国?
前有俄罗斯人潮占领黑河早市,后有俄罗斯媒体表示“越来越多俄罗斯人定居中国”,都将这个话题不断朝着更加“吸睛”的方向炒去。
近日,俄罗斯《独立报》援引俄科学院联邦社会学科研中心进行的研究数据报道称,近年来,每年约有1.1万名俄罗斯公民移居中国。目前,共有约5万名俄公民在中国定居。
而且,到中国定居的人群开始更加多元化,包括有更多的企业家离开俄罗斯前往中国创业,也有高技能专业人士、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受雇于中国企业从俄罗斯前往中国。与中国公民结婚的俄女性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人口迁徙,和中俄两国经贸往来更加密切的大背景同频。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70.6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两国元首定下到2024年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的目标。2023年,两国贸易额已达2278亿美元,提前突破2000亿美元目标,且两国公司间超90%的结算以本国货币进行。
去年,尽管外部环境愈发恶劣,中俄贸易额仍然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其中,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4.1%,总额为1154.992亿美元;俄罗斯商品进口总额与上年大体持平,为1293.204亿美元。
在这样快速增加的合作体量的基础上,相关创业、就业机会的增加是意料之中。
俄罗斯《生意人报》援引俄求职网站hh.ru的数据报道称,2024年中国公司发布的岗位招聘量为2.8万个,而2023年仅为5000个。中国对俄罗斯人才的招聘需求增长了近5倍。
在日益加深的合作中,其中出现移居、定居、婚嫁等现象,是正常的衍生现象。但仅凭一些数字,就盲目上升至文化吸引甚至是文化崇拜,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实际上,早在2019年就已经有5万俄罗斯人在中国长期生活工作。考虑到这层因素,近些年增加的“俄罗斯人来华定居”,相比两国经贸增长的速度,实际上并不算多。
国家移民管理局曾在2024年1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为在华常住外国人签发各类居留证件71.1万人次,在华常住外国人已恢复至2019年底的85%。
可见,如今的人口增加只不过是对经历了当年疫情之后的正常修复。
哪怕是前段时间被热捧的“俄罗斯人占领黑河早市”的热点,大多也是当地文旅宣传的素材,成了自媒体抓取流量的密码。实际情况远达不到“逃离俄罗斯”或“涌入中国”的耸人程度。
中国是一个好客且包容的国家,对于外国人甚至有些过度热情,但即便如此,“外国人来华居住”也从来不是个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多自然而然、互惠互利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