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告出生于1930年,江西萍乡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为了谋生,还不到11岁的时候,潘世告就成为一名童工。17岁的时候,潘世告成为安源小煤矿的一名工人,饱受资本家的剥削。新中国成立后,潘世告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由一名旧社会的工人,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1950年,20岁的潘世告进入江西省宜春专区新园煤矿工作。在工作中,潘世告特别有干劲,他也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国家工作,工作上任劳任怨,每月超额完成采煤工作任务,甚至被评为“采煤大王”。
因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1955年,潘世告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也是这一年,他成为安源煤矿工人,此后每年,潘世告都被评为煤矿的先进生产者,1960年,他被任命为采煤班班长,后续又担任了煤矿回采二区区长。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很多地方的工厂生产受到影响,一些工人也站出来造反夺权。不过,那段时期的潘世告却如同往常一样,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抓好生产工作,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1968年,一个改变潘世告命运的机会悄悄来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九大”的决定和“九大”代表产生办法。不久之后,在一次“九大”筹备委员会议上,总理向主席建议:“江西安源这块红色的土地,是我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应该有一个九大代表。”主席当即表示同意。
同时,中央对安源的“九大”代表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比如必须是老工人,必须是老党员等。在这种背景下,萍乡市革委会经过慎重考虑,综合其他因素,最终选定了潘世告作为安源煤矿的“九大”代表。因为潘世告不仅是老工人,而且还有十几年的党龄,完全符合条件。
1969年,潘世告作为“九大”代表赴京参加了会议。也是这次会议之后,他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当时江西省的中央委员仅有两位,一位是潘世告,另一位是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程世清。“九大”之后,潘世告返回江西,此后他多次参加会议,传达“九大”精神。
1970年,潘世告担任了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潘世告虽然是副省级干部,但他的组织关系还在安源煤矿,每月也是在安源煤矿领取工资,工资依然不变,每月83元。
1973年,潘世告作为“十大”代表,再次赴京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4月,经过中央批示,潘世告被调到省里工作,6月,他担任了南昌民兵指挥部总指挥。不过,在南昌民兵指挥部成立大会期间,两派群众发生了武斗,潘世告也在混乱中受伤,不久后,省委解散了民兵指挥部,潘世告返回萍乡。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潘世告被隔离审查,经过三年多审查后,潘世告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保留了党籍。此后潘世告被安排到萍乡矿务局黄冲煤矿工作,于1982年退休。退休之后,潘世告主要生活在萍乡,于2007年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