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台湾风传媒网站近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归来,台美渠道推倒重来?》的文章。文章说,特朗普强势重返白宫,甫上任便拟对邻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还考虑对其他贸易伙伴课征高关税,预计将掀起遍地烽火的关税贸易战。对台湾,特朗普指责台“偷走”美国的芯片生意,并要台湾地区交“保护费”。但台湾地区交好交满“保护费”,就能自保吗?

据参考消息有关报道,特朗普重要心腹高官,让特朗普任命为国防单位副助理部长的奥斯汀·达默公开表示,台湾问题对于美国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台岛真的“失守”,美国民众也依旧可以过着不错的生活。不得不说,奥斯汀·达默这番表态释放的信号无疑是非常重磅的,实际上已经暴露出现在特朗普政府对于台湾问题、对于赖清德等人的真实态度。要知道,这位奥斯汀·达默,此前在台湾问题方面可是一直都比较极端的,甚至还曾经窜访过台岛。



特朗普(资料图)

在去年的时候,特朗普就在台湾问题上释放了特殊信号,抱怨台湾地区“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要求台当局为美国的保护,支付更多费用。特朗普的这一说法,当时可把民进党当局吓得不轻,后者赶紧宣布,愿意在之后承担更多的责任。即便如此,特朗普给台湾问题带来的变数,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在这种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只能尝试更加紧跟美国、去讨特朗普的欢心。然而,年度预算案受挫一事,却让赖清德等人面临的麻烦越来越多。

特朗普曾经形容,中国大陆是桌子,台湾只是笔尖。这次拒绝台湾所谓“祝贺团”观礼,等于再次重申,台湾在他眼里没那么重要,随时可能“被抛弃”。所以,连台媒都警告,若台湾沦为特朗普交易的棋子,则意味赖清德当局的对外政策与安全政策崩盘,其“倚美抗中”的策略彻底破产。特朗普与北京方面已经开启实质战略对话,若赖清德继续“高估自己、低估中国大陆、错估美国”,台湾的安全情势只会加速恶化。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由于对其对政策制定的不熟悉以及执政团队内各种势力对路线的影响而使得政策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加之他在从商经历中对于交易的高度重视,导致国会对其“出卖”台湾是甚为担忧的,为此出台了大量的涉台法律,借此来约束特朗普政府,使之难以“交易”掉台湾地区。这次特朗普再次执政,以及共和党掌握参众两院,但并不意味着国会在涉台问题上对他就会“放心”,甚至有可能借特朗普的再次执政而进一步推动更多“反华亲台”议案进入立法程序,美台关系有可能在未来4年进一步深化。

目前,赖清德政府据说已开出“保护费”清单,高达一千亿台币,包括购买6架E-2D空中预警机10架MH-60R反潜直升机和M109A7自走炮。但是,英国《金融时报》月前报导的清单则接近5000亿台币,还有10艘除役美军军舰和400枚爱国者导弹,以及60架F35战机。不过,特朗普会卖F35战机吗?台湾军头担心不会卖。其实,岛内买再多都是“冤大头”。大陆六代机都出来了,民进党再烧钱也只能在政治上讨好特朗普而已。



中国台湾(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指出,一旦美国坚决插手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或许更大冲突点在台海,毕竟美国对中国的着力点找来找去都不如“台湾牌”顺手。“贸易科技竞争都不至于引发中美战争,唯有台海问题可能会激起区域性冲突。”上海东亚所副所长包承柯接受台媒访问时表示,新任美国政府如何处理、把控台湾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动作,也将是中美互动中的一个焦点。

据美国华文报刊《世界新闻网》报道,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在台湾大学EMBA发表演讲,题为“如果没有台积电”,在演讲中,他回应外界对于台积电未来是否可能成为“美积电”的质疑称,“门都没有”。魏哲家在演讲中谈到了在建立美国亚利桑那州厂时遇到的困难称:“我们在亚利桑那州,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受尽各种训练。”



台积电(资料图)

魏哲家表示,美国的法律条规不统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制定规则。在美国,任何技术改进都需要向当地政府申请批准,这大大延缓了进度。当地政府对外商存在不信任问题,这也增加了台积电在美国设厂的难度和复杂性。魏哲家提到,美国缺乏台积电所需的专业人才。尽管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招聘了部分员工,但其中约50%仍然来自中国台湾。

此外,他还称,美国的物料成本,运营成本远高于台湾地区,所以美国的产能不可能非常大,台积电不可能变成“美积电”,台积电的根基在台湾地区,这一点不可能改变。对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事实上,说台积电变成“美积电”,并不一定是指台积电搬到美国去,而是称台积电已经变成了美国控制下的企业,台积电乖乖的听美国的话。从这一点来说,台积电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美积电”了,它完全就是在为美国服务。



芯片(资料图)

魏哲家以亚利桑那州厂为例,阐释了海外设厂所面临的挑战。他表明,美国不但在产线设置方面缺乏经验,就连基本原材料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台湾。就以电子级硫酸为例,美国本地的生产价格乃是台湾供应商的五倍之多,致使台积电宁愿从台湾运输原材料至美国。另外,当地政府对外国商家的不信任,再加上人才的短缺等等,均极大程度地增添了设厂的困难程度。

在谈到制程技术时,魏哲家强调,台积电每两年就会进入新制程节点,目前在台湾地区同时进行7到8条产线的建置。以3奈米制程为例,从建厂、研发到符合客户需求,总计需时5年。他指出,这样的进展速度需要水、电、土地、人才、技术及供应链等完整配套,这正是台湾地区的优势所在。针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魏哲家说,若没有台积电,不只中国大陆的手机、电脑、面板、家电、汽车等产业会受到冲击,连带欧日等地的汽车工业也会遭受重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