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2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

这是本届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也是2025年首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于2024年10月25日召开。


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国务院实行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度。国务院全体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决定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

此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一方面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另一方面是对做好开年工作进行动员。

关于今年的工作,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中央已进行详细部署,大政方针、战略部署已非常明确。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本届政府履职之初,就旗帜鲜明提出要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此次全体会议上,总理说,“要系统化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如何落实?总理提到了两点——既要注重整体把握,也要寻求突破突围。他还提到,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及时回应关切加强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需要说明的是,做好2025年工作,首先要清晰认识目前的形势。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壁垒增多;从国内看,内需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较多。

但同时也必须明确,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这是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我们的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

在对做好开年工作进行动员时,李强强调,“要坚定信心、知难共进,客观辩证看待外部形势变化,统筹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和应对外部挑战,变压力为动力”。

总理还提到了三个重点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在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并着眼长远打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上述几个领域,都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工作。

以“做强国内大循环”为例。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要打造新发展格局,就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

一个事实是,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经济体量、市场容量都很大,产业体系很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强,供给和需求都能够支撑国内大循环,这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基本依托和基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些部署已经展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同时还提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等。

如今,发展的“增量空间”已被打开。

在投资领域,多地掀起重大项目“签约潮”“开工潮”,在消费方面,这个春节假期无论是传统消费还是新消费都是亮点频现,其中,“电子年货”活力尽显。

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假期前4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从本次国务院会议来看,2025年,我国在“做强国内大循环”等多个重点领域还将继续发力。而这,也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