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32岁的前韩国国脚、原山东泰山外援孙准浩正式加盟韩国K2联赛球队忠南牙山,这一消息引发了中韩两国足坛的广泛讨论。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也折射出中国足协“禁足令”在国际足坛尴尬处境,以及国际足联对足协的一种态度。2024年9月10日,中国足协公布第一批“禁足”名单,孙准浩因涉嫌“谋求不正当利益、操纵比赛”被终身禁足。中国足协随后向国际足联申请将这一处罚扩大到全球范围,试图彻底封杀孙准浩的职业生涯,随后孙准浩就被水原FC解约,一时间在韩国国内孙准浩也没有球可以踢了。
然而,2025年1月24日,FIFA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中国足协的请求,这意味着孙准浩的禁赛仅在中国境内有效,他仍可在其他国家的联赛中注册并参赛。有媒体人透露在这件事上国际足联肯定是疑罪从无了,这跟咱们国内的认知有一些偏差。他认为,孙准浩能够继续踢球,某种程度上是钻了空子。
在被中国足协禁足后,孙准浩的职业生涯一度陷入低谷。2024年9月13日,他效力的K1联赛球队水原FC宣布与其解约,理由是“全球禁赛”的可能性对俱乐部构成风险。此后,孙准浩只能通过个人训练保持状态,等待转机,而如今他的转机来了,虽然只是韩国二级联赛,但是据悉他的年薪也有200万。这对于一位有着巨大争议的球员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国际足联驳回中国足协的请求后,孙准浩迅速成为多支球队的目标。最终,他选择加盟K2联赛球队忠南牙山,目标是帮助球队重返K1联赛。忠南牙山俱乐部成立于2020年,近年来一直在为升级而努力,孙准浩的加盟无疑为球队增添了重要砝码。
孙准浩的案例暴露了中国足协“禁足令”在国际足坛的局限性。只要是在操控比赛这件事上没有确凿的证据,哪怕是确定球员受贿了,国际足联也会站在球员这一边,因为在足球领域他没有犯错,只是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所以国际足联才不认定孙准浩有罪。这一现象并非孤例。例如,同样被中国足协禁足的郭田雨,目前仍在泰国联赛效力。这表明,被禁足的球员如果希望继续职业生涯,仍有可能通过“留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