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在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杨家村一冬枣专业合作社示范园里,49岁的枣农李洪祥和妻子王宪霞正忙着为冬枣树剪枝。夫妻俩从2005年开始种植冬枣,目前的种植面积达17亩,2024年收入超过27万元。黄升镇作为沾化冬枣主产区之一,春节后迎来冬枣大棚的农忙时节,该时节主要是对冬枣树进行修剪整形,为促发壮枝、提高坐果率和冬枣品质打下基础。(大众新闻记者 韩凯 通讯员 孟令旭 报道)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在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杨家村一冬枣专业合作社示范园里,49岁的枣农李洪祥和妻子王宪霞正忙着为冬枣树剪枝。夫妻俩从2005年开始种植冬枣,目前的种植面积达17亩,2024年收入超过27万元。黄升镇作为沾化冬枣主产区之一,春节后迎来冬枣大棚的农忙时节,该时节主要是对冬枣树进行修剪整形,为促发壮枝、提高坐果率和冬枣品质打下基础。(大众新闻记者 韩凯 通讯员 孟令旭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