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6日讯 在过去食材匮乏的年代,杠子头火烧是广饶县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家庭必需品。色泽通透、回味悠长的老咸菜,更是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码后村,就有这样一家合作社,他们专业生产杠子头火烧、老咸菜、蚂蚱酱等,在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中传承发展着乡村味道。


“很长时间没吃小时候的杠子头了,听说现在码后村做杠子头火烧。我今天早上骑着电动车来到码后村,看到码后村做的杠子头火烧,很香,很甜,味道很美,还有五六十年代的那个味道,我打算买上几提走亲访友。”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五村村民徐端符告诉记者。

“我们通过反复地调查了解走访,认为必须要发挥码后村的地方优势,挖掘传统的历史名吃,发扬壮大,既增加地气又增加点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了解,广大村民也建议把杠子头、蚂蚱酱、老咸菜这些东西再制作起来搞起来。”东营市广饶县融媒体中心派驻大码头镇码后村第一书记马锦忠告诉记者。

“咱们村建的这个项目很好,在我们家门口,来这里很方便,冬天没有事情,闲着也是闲着,这一天多收入100块钱,村里也有收入,我个人也有收入。”大码头镇码后村村民徐志英告诉记者。


如今,东营市广饶县钜淀沂美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杠子头火烧日生产能力已达800个,不仅深受本地和周边村民欢迎,而且远销潍坊、东营、滨州、天津、北京等地。同时,合作社腌制的老咸菜、自制的蚂蚱酱也在对外出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左右。

“码后村共富工坊开发了大码头杠子头火烧、钜淀飞虾、大码头老咸菜等产品,带动了村民增收,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起到了党建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会鼓励其他各村大力发展共富工坊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东营市大码头镇码头管区书记郭倩告诉记者。

闪电新闻记者 陈海涛 宋瑞星 东营台 李汉章 广饶台 王丽艳 董洪岩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