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关键词:治理
突出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奋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2月5日,重庆市召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大会。今年怎么干?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明确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4月,基本建立以中心城区一体化探路领跑、三级治理中心为支撑的治理格局;到2025年底,全面建立中心城区“大综合一体化”治理新机制并在全市铺开,全面建成贯通实战的三级治理中心,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形成全市域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如何实现目标?市城市管理局提出从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
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有效处置率达到93.5%
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2025年,市城市管理局将通过发挥城市治理委员会“统”的作用,优化调度会商、动态晾晒等机制,实现规建治协同重点突破,构建市与区县高效联动治理机制,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有效处置率达到93.5%。
同时,落实2025年中心城区“大综合一体化”治理实施方案,中心城区“市级统筹、一贯到底”体制机制全面形成;全面推进中心城区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强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打造“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应用,行政执法群众满意率达到87%。
提升数字赋能治理能力
出台AI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2025年,市城市管理局将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建成全国领先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持续完善三级治理中心闭环工作体系,全面打通八大板块核心功能,三级贯通实战应用超260个。
为全面提升协同能力,重庆市将建设城市治理全量问题库,编制市城市治理办与市治理中心协同事项工作指南,加快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数字重庆AI底座,推动开发100个智能体,打造10个实战实效应用场景;将打造20个“渝邻汇”社区综合服务体,迭代“渝邻汇数智社区”应用,升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用,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机制。
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化率达到70%
2025年,市城市管理局将从提升安全“硬实力”、强化城市“生命线”、增强应急“保障力”着手,全面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一方面,突出重点场所、设施、要素、活动等智能监测预警,强化消防安全、“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安全整治,实施城市下沉式建筑、桥隧结构、窨井盖和道路塌陷整治,群众安全感保持98%以上。
同时,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化率达到70%,推动地下管线一体化治理,中心城区人口密集重点区域“四类管线”数字孪生率达到100%。
此外,健全“三级政府五级网络”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指挥部,构建应急救援AR实景数字战场,建成全闭环数字应急体系。
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建成高品质生活服务圈14个以上
聚焦民生提质,2025年,市城市管理局将深化道路交通一体化治理,实施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攻坚行动,完成“投入小、见效快”的堵乱点整治项目60个、社区停车综合治理项目100个,力争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达到57%。
市城市管理局制定出台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改革方案,建成高品质生活服务圈14个以上,启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50个。
另外,实施全域城市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其启动“百路千巷”提升计划,整治污水、垃圾、噪音、空中“飞线”等问题,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中西部领先;实施全市域“增绿添园”项目,新增城市绿地1000公顷、口袋公园100个;迭代“城市治理全面融入社区”服务机制,办好流动摊贩潮汐摊位、“渝城护学”“渝城助医”等实事,以实干实绩实效交出城市治理高分报表。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