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的关系也是逐渐愈发紧张,美国对华人的针对还在不断增强,甚至已经出现了在一些州不允许中国人购买房产了。
并且,不仅是对即将购买房产的人进行,对已经拥有美国绿卡且购买过房产的华人,也可能会被强制出售房屋。
这种种条例也是让一些在美国安家的华人感到不安,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佛州“购房禁令”的出台与争议
2025年1月24日,美国联邦多位参议员就向国会提出了《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希望总统能够提出措施,禁止中国公民或者公司在美国购买房产。
但最后这个法案是没有通过的,但是这似乎并不能阻挡他们想要限制中国人在美国买房产或者土地的决心。
因为早在2023年5月,就有人提出了这种法案,当时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就出台了限制“中国人买房”的法律(SB 264),法案规定,中国公民若未获得美国国籍或绿卡,不得购置任何不动产,如果有可能会被强制出售,就算有绿卡也不一定安全。
对于这个规定,美国境内存在很大的“分歧”,支持者声称此举是为反制中国对美国土地的侵蚀,但批评者直指其本质是针对华人的系统性歧视,也是掀起了很大的风波。
罗恩·德桑蒂斯
佛州华人迅速联合起诉,指控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及1968年《公平住房法》,但被地方法院裁定败诉。
佛州并非孤例,得克萨斯州、南卡罗来纳州、阿肯色州等至少11个州相继提出类似法案,禁止中国公民及实体购置土地或房产,甚至波及绿卡持有者,这些法案的推动者多以“国家安全”为名,渲染中国投资威胁。
然而,数据揭示另一番图景,中国实体在美国拥有的土地仅占外资持有量的1%,远低于加拿大、荷兰等国,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中国持有的22万英亩土地中,大部分为农业或商业用地,如双汇集团收购的猪肉加工厂,其经营模式并未因中资介入改变。
华盛顿邮报直言,所谓“威胁论”更多是政治操弄,而中国人在美国买房也不是最近才有的,早在10年前,就有很多人开始在美国买房子了,还曾成为美国海外最大的购房群体。
虽然这些购买力,相比于美国总体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大多都是高级房产,100万美元的房屋,每14套就有一套是中国人购买的,并且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调查,中国人的房屋的花费,是美国人的三倍。
有些人在美国购买房屋,纯粹是为了投资赚钱,毕竟美国的房价涨的还是比较快的,就算卖不出去还可以当二手房东,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转移资产,但不管怎么样,也都为美国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可谁也没想到,在如今,买房子竟然成为了美国一些政客口中的“安全威胁”,这多少是有些牵强了,第一次被拒绝还不行,还要第二次提出,甚至还加入了一些新的条例,想要让人支持。
特别是在特朗普刚上任的时候,中美关系再次陷入焦灼,这显然是想以这种方式为共和党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并且还可以在对华制裁找到一个立足点。
特朗普
这个法案也是让很多在美华人陷入集体焦虑,许多人在美打拼多年,好不容易持绿卡购置了房产,却因一个法案,即将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
当然,这些人也不愿意坐以待毙,其实不仅仅只是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国家,只是他们并没有中国严重,随后抗议浪潮随之涌现,得州休斯顿、达拉斯等地华人发起示威,高举“反对新版排华法案”标语,并联手民主党议员施压。
这种“购房禁令”看似是对中国人进行制裁,其实对美国的很多发展也陷入了难以发展的境地,比如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就曾表示,如果不能从中国招生,那么他们只能收一些质量不高的人来上学了,这样对他们的研究会造成很大的限制。
甚至该学校的近280个员工签署请愿书,呼吁可以招收中国的顶级人才,不然将对学校的研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佛罗里达州不仅限制买房,甚至还不让中国人在这里上学和获得奖金,直接就是歧视华人。
佛罗里达大学
这种种迹象不仅让人联想起1882年《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华人移民并剥夺在美华人购房权,1943年才废止,直到2012年,美国国会才为此正式道歉,但如今相似剧情重演。
面对困境,华人社区开始觉醒,曾华人成功阻止特朗普的微信禁令,如今,也不是不能将这个法案扼杀在摇篮里。
《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仍在国会僵持,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国会提案的成法率不足2%,且针对特定国籍的禁令易触发WTO诉讼,但州层面的法律战将持续发酵,佛州案件的最终判决或成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