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实际公帑支出,至去年增至近40亿港元,有议员建议巴士公司设分段收费,解决长车短搭问题。社会关注2元乘车优惠滥用问题,其中“长车短搭”情况引起大量讨论。
香港特区政府本月26日将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预料今年度财政赤字接近1000亿元,社会正热烈讨论长者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调整。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表示,社会上有共识,如果2元乘车优惠“咩都唔改”,长远上财政不可行。
他承诺,年满65岁长者可享2元乘车优惠“绝对不会取消”,惟自从优惠门槛由原本65岁下降为60岁后,导致公帑开支大增,政府正研究不同意见,检视“究竟点改”,包括考虑让公共交通营办商自行向长者提供优惠。
2元乘车优惠初期目标对象为65岁以上长者,数据显示,2019/20至2021/22年度,每年补贴金额约10亿至13亿元,占特区政府经营开支比例维持于0.1%至0.2%。
不过,自2022年3月起,2元乘车扩至惠及年满60岁人士,2022/23年度特区政府发还的资助额急增2.2倍,突破30亿元,2023/24年度更逼近40亿元,占特区政府开支增至0.7%(见下表)。
极端个案:月乘逾400程车
特区政府曾经委托顾问公司进行全面检讨,并在2021年发表报告。报告分析指出,2018年长者/残疾人士平均使用两元优惠乘搭公共交通工具305次,即每天0.84次。不过在同年10月,曾有极端个案乘搭400多程,即日均13次。绝大多数长者/残疾人士的乘搭次数甚低,约九成持卡人士在该月内乘搭次数,不多于70次。
“长车短搭”、冒充长者受关注
社会关注滥用问题,包括“长车短搭”。报告也揭示,有人以欺诈方式获得优惠,包括冒充长者、假装残疾人士,惟因难以单靠外表来识别,故被检举风险较低。
为确保两元优惠的资源用得其所,特区政府由2024年8月25日起,规定60岁或以上香港居民必须使用乐悠咭,才可以继续享用两元乘车优惠,透过采用实名制,打击违规和滥用情况。
香港在去年8月25日起推出乐悠咭,等同实名制。(香港电台)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解市民对乘车优惠计划调整的看法:
梁女士:平衡各方
2元乘车优惠可以调整,但绝对不能取消,毕竟是对基层长者的支援,最重要是做好教育,提醒长者不要长车短搭;政府可考虑乘车金额设限,但需要各方面做好平衡。
黄女士:保留优惠
我未满65岁,已经退休无工作,享受2元优惠就可以到处去玩,我从来不会长车短搭。最好不要调整优惠,否则搭车过海来回都要几十元,负担好重。
伦敦长者优惠按年龄分级
全球不少主要城市有为长者或残疾人士提供公共交通优惠,通常会透过市政府拥有的交通营办商提供。年龄资格方面,长者优惠的最低年龄门槛一般是60或65岁,对残疾人士则没有年龄限制。
采用60岁门槛的城市包括悉尼、新加坡、广州、深圳,以及近期采用同一年龄门槛的北京;其他大多数采用的门槛为65岁。东京的情况与香港近似,面对人口老化,长者的比例较高,故把门槛定为70岁。
在伦敦,政府对60岁和66岁人士的优惠有分级安排,分别由各级地方政府资助,年龄较大的长者得到较多的补贴。
香港公共交通主要由私人企业经营,特区政府只担当整体规划、协调及规管的角色,许多海外公共交通业务也并非盈利企业,甚至无法自负盈亏,一定程度上依赖公帑维持,对制订票价结构及设计优惠安排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京沪深推不同措施防止滥用
香港在去年8月25日起推出乐悠咭,等同实名制,美国及加拿大等城市,多年前已规定合资格长者要享用乘车优惠,必须使用个人化优惠卡,部分城市例如纽约、多伦多、温哥华等,访客也可以受惠。
不过,推出个人化优惠卡,并不代表杜绝滥用情况,例如在纽约,部分人依然少付巴士车资,甚至由巴士后门进入车厢,未有缴付车费,结果在2018年票务损失达2.25亿美元(即约17.55亿港元),其中巴士占1.28亿美元(近10亿港元)。
另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也曾出现伪造或改造优惠卡的情况,北京会利用面部辨识去识别逃票者,上海则发布逃票者影像。在北京及深圳,伪造优惠卡将影响个人信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