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特朗普“旋风”席卷全球,在高关税与“保护费”疑云的笼罩下,台湾政坛可谓是一片风声鹤唳。然而在此形势之下,赖当局舔美、媚美唯恐不及,对于特朗普即将施加的压力非但束手无策,还寄望扩大对美投资来博取美国“网开一面”。



据岛内媒体报道,赖清德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上提及,美国是台湾重要的盟友,主导世界的经济跟秩序,台湾跟美国有顺畅沟通管道,在对美投资方面,当局也密切观察配合,将在对美投资超千亿美元的情况下适度增加,并扩大对美天然气、石油的采购比例。

民进党发言人韩莹补充道,台湾要在国际情势的快速变化中,找出最有利的位置,守住自身利益、原则底线外,也要对区域繁荣做出贡献,并重视理念相近盟友的意见,表现出“多做事、多帮忙”的态度,才能在国际互动上,获取更多谈判的利基。



会后,民进党籍民代王世坚透露,目前台湾对澳大利亚天然气采购约4成,中东约3成,美国仅1成左右。赖清德希望对美国表达善意,去阿拉斯加投资或是直接采购阿拉斯加原油与天然气。

台湾油气机构稍后回应道,美国气源本来就是台湾分散进口气源选项之一,目前有多个中长期天然气合约陆续到期,正在接触卖方,洽谈至2030年前的气源需求,包含阿拉斯加在内的美国多个气源产地,都是评估目标。

当年蔡英文为了与特朗普建立关系,不惜花重金与之通话,并对来自美国的“莱猪”开绿灯,逼迫台积电到美国建厂,主打一个“听美国话、美国利益优先”,倒也颇得特朗普欢心。



这一套趋奉逢迎的功夫一脉相传,赖清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恬不知耻地在特朗普跟前摇尾撒欢。只不过,2.0的特朗普虽然依旧打着“美国优先”的大纛,但当今的国际局势毕竟不比8年前,赖清德所能开出的价码,可能还不够特朗普塞牙缝。

从体量上来说,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韩国,都是特朗普“菜单”上的珍羞,排着队等他割肉放血。台湾虽也在“菜单”之上,但充其量只能算是甜点饮品,未必符合特朗普这个老饕的胃口。

从特朗普的战略方针来看,对外,他要解决俄乌冲突、中东乱局;对内,他要实现制造业回流,遏制通胀与物价。在外,他用不到台湾;在内,台积电乃至台湾的芯片产业,都必须成为他砧板上的肥肉。



赖政府沉迷于制造“新两国论”,导致两岸官方对话趋近于零,美国将台湾视为对抗大陆的“航母”,特朗普则更甚一筹,将台湾视为可供交易的筹码与待宰的肥羊。民进党执迷“分离”主张,“抗中”意志根深蒂固,对美国则是百依百顺,跟进到底。这种执迷一端的愚蠢路线,又何以为台湾谋求福祉呢?

说到底,美国与台当局,只是主人与狗的关系。赖清德长篇大论,说得头头是道,以为自己是桌子上有一席之地的食客,殊不知他早就被编排到菜单之上,供特朗普宰割取食罢了。

以赖清德为代表的“台独”分子,骨子里还留有被殖民者卑躬屈膝、软骨取媚的基因,对于这一类人,好话说尽也是枉然,只有狠下心去让他认清现实,它才会灵活反思自己的冥顽不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