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外国乘客较多。近期,在我国连续扩大免签政策的支持下,更有大批外国游客入境,体验传统中国年。
作为全国最繁忙高铁站之一的广州南站,为了畅通与外国乘客的交流,在售票窗口、检票口等岗位的工作人员配备了多语种翻译机,可以实时翻译十几种语言,补强了车站中英文引导标识,并开展覆盖客运员、售票员等岗位的双语培训,为乘坐高铁的外籍旅客提供购票、乘车指引。
39岁的客运员陈璇是广州南站有名的“翻译官”,熟练掌握英语、韩语、日语、尼泊尔语中的铁路用语和日常用语。面对外国乘客的求助,陈璇总能轻松应对,丝滑切换多国语言,沟通起来基本“无障碍”,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旅客感受到温暖。为此,大家称她为“翻译官”。
“Sir,sir,stop,stop.(先生,先生,请停下,请停下。)”
“Go wrong,Not this one.(您们走错了,不是这个方向。)”
2月1日14时10分,在车站站台上,陈璇一路小跑,追着两位外国旅客。听到呼喊,他们才意识到上错了车。随即2人下车,奔向站台另一侧的G417次列车,顺利登上了前往香港的高铁。
陈璇主要负责检票口跑岗作业,客流大的时候,她会帮助旅客快速完成检票乘车,全站54个检票闸机口时常闪现她忙碌的身影。
陈璇说:“因为我是哪里需要到哪里,所以经常要回答外国旅客的问题。每当经过沟通引导,外国旅客顺利乘车后不停表示感谢竖起拇指时,我特别有成就感。”
陈璇上学时一直喜爱外语,其中英语口语比较强,还会其他几门外语的日常简单句子。但是从去年起,她发现车站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旅客多了起来,觉得光会一门外语还不够。为了提高其他外语水平,陈璇在工作之余会习惯性看国外新闻、影视片等。
她说:“我的外语提升得快,主要得益于工作中的突击训练。我身上随时装着翻译机,听不懂的就求助它,虽然和外国乘客仅有短暂的交流,却是大脑高强度训练学习的过程,所以2个月的时间基本可以掌握多门外语的常用句子。”
今年1月18日,陈璇在值班时遇到了一对看上去十分焦急的尼泊尔夫妇。他们的10岁儿子去卫生间后一直未归,由于夫妇俩不会说英语,也无法向周边旅客求助,急得团团转。
陈璇跟他们沟通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夫妇俩的情绪,一边紧急联系车站志愿者一起帮忙找孩子,最终在候车室的另一端成功找回孩子。
广州南站每天有近2千名外国乘客乘车。一天下来,陈璇掌握的4种外语常常轮番上阵,丝滑切换,秀起了一把“国际范”,受到了外国旅客的纷纷点赞。
她说:“高铁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形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服务让外国乘客喜欢‘中国游’。”目前,陈璇已为800多名外国游客提供乘车指引等服务。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通讯员 方杰 蔡云 胡靖
编辑:凌子旎
审核:戴舒婷
监制:赵灯
春运第23天,广铁春运累计发送旅客超4500万人次
春节假期,广铁到发旅客超28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