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创新为翼,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书写着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抓喜秀龙草原腹地,由100多座白色帐篷组成的阿尼嘎卓帐篷营地如珍珠般散落在雪山脚下。这个投资1.2亿元打造的文旅综合体,巧妙地将天祝县千年游牧文明注入现代旅游业态,无论冬夏游客都能体验非遗华锐藏服试穿、骑马等30余项民俗活动。同时,带动周边7个村发展牦牛酸奶、藏香加工等特色产业。2024年,周边农牧户户均增收2.3万元,真正实现了“建一个项目、富一方百姓”。
天祝青藏之眼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梅玉琛:下一步,我们将雪山景区和五星级营地结合起来,推出高端游客2天1夜旅游产品,为每一位尊贵的客人打造自然野趣与现代奢华完美融合的休憩空间,提供难忘的雪山度假之旅,欢迎广大的游客朋友们来阿尼嘎卓帐篷营地休闲度假。
冬季来临之时,位于海拔2800米的天堂镇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冰雪景观,构建起“冰雪+民俗”的立体化冬季旅游体系,吸引了青海、兰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来旅游打卡,体验民俗文化和冰雪娱乐。
天祝县天堂镇宣传委员 刘延江:近年来,天堂镇始终把文旅产业发展作为中坚产业高位谋划推进,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以发展绿色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持续增加文化旅游有效供给,着力打造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避暑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生态镇。下一步,天堂镇将以统筹天堂景区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两线四村”空间发展格局为重点,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手,持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金字招牌,打响民俗核心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天堂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天祝县以重点景区为支点,创新构建“1135”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成旅游专线公路286公里,实现重点景区15分钟上高速,配套开通兰州、武威等地旅游直通车12条。积极建设智慧旅游体系,全域覆盖5G网络,提供旅游实景导航、在线预订等一站式服务。
如今的天祝县,春可赏高山杜鹃、夏可避暑观星、秋可摄影采风、冬可体验滑雪,四季旅游产品体系日臻完善。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带动就业1.2万人。
全媒体记者:苏智成张大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