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听到“印度制造”这个词,但如果把它和军火联系起来,很多人可能会皱眉。为何?因为印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不信?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先说厄瓜多尔的那7架“北极星”直升机吧,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坠毁了3架,其余的也都停飞了。能买印度货的国家,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不过,尽管有这样的“光辉历史”,还是有一些国家对印度军工产品抛来了橄榄枝,比如越南和菲律宾。

越南就比较让人意外了。竟然敢请印度的海军专家维护他们的“基洛”级潜艇!要知道,印度可是创下了“基洛”级潜艇被自家导弹“击沉”这种尴尬记录的国家。然而,越南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印度使用“基洛”级潜艇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保障体系,这可能是越南愿意信任其能力的重要原因。

至于菲律宾呢,他们从印度引进的是“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这是一种印俄联合开发的武器,说白了就是在俄制“宝石”反舰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虽然这款导弹的技术参数看上去不错,比如8.1米的长度、2.5到2.8马赫的飞行速度,但是市场反响平平,直到菲律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才终于卖出去了几套。


现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国家需要冒险购买印度的军火呢?仔细想想,其实是因为印度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例如,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导弹,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印度提供的军贸贷款,这样就变得更具吸引力了。然而,这种优惠政策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交易出问题,印度可能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倒贴大量成本。

而选择印度作为合作伙伴的越南,因为预算紧张,只能接受印度提供的低成本服务。印度在某些俄制装备(如“基洛”级潜艇、苏-30战斗机)上确实有经验,但其服务品质如何仍值得商榷。

印度显然不满足于只向这几个国家出售武器,他们的目光早已瞄向了更多的东南亚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尼可能成为印度武器的最大客户,并可能采购多种印度产品,包括超音速导弹和直升机等。


此外,印尼总统的到访也被视为双方在军贸领域取得进展的一大标志。然而,这些似乎过于乐观。在印尼购买“布拉莫斯”导弹的消息尚未得到正式确认之前,只能算是印度方面的单方面宣称。

印度试图通过加强与印尼的关系来推进武器销售,包括海军司令访问和联合军事演习之类的交流活动。然而,这些只能算是正常的外交往来,离实际的军火合同还有一段距离。印尼对印度产品表现出兴趣,主要出于军备多元化的考量,但兴趣并不代表一定会达成大规模交易。毕竟,印尼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缺乏合适的财务方案等。

关于印度为何如此急于成为军火出口大国呢?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战略的双重需求。印度希望打破对传统武器供应国的依赖,同时也想通过出口刺激国内的军事工业发展。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凭“想象力”是不够的,印度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不足,比如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上进行全面提升,否则终将只能是梦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