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地区,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新谢利多夫卡村,让人感到无尽的悲伤和痛苦。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的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称,乌军进入该村后,下令对40岁以下的村民进行无情屠杀。
这一信息来自当地居民莉莉娅·哈季科,同时还得到了被俘的乌军士兵弗拉德的证实。弗拉德表示,在乌军控制该地后,他们受命对所有未佩戴识别标记的人开火,这个命令不仅针对敌对士兵,也包括意图援助的俄罗斯志愿者。
在这个胶着的战场上,俄军展开了猛烈的反攻。据悉,普京似乎有意加快结束这场消耗性的战争,俄军的攻势十分凶猛。数个俄罗斯军队,包括中央军区第2合成化集团军、第41集团军以及总参谋部特种部队,已经被调动到红军村战场。
同时,莫斯科卫戍区的近卫第1集团军和列宁格勒军区第6合成化集团军正向库皮扬斯克发起进攻。此外,俄军第49集团军和车臣阿赫马特特种支队已投入苏贾战场,而其他部队也在不同方向协同作战。
俄罗斯至少有11个集团军活跃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昼夜不停地发动攻击。
仅在2月2日,俄军的重型炮兵和多管火箭炮就对乌军进行了4500轮炮击。这种高强度的火力压制显示出俄罗斯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战场主动权的追求。
据俄罗斯国防部统计,在2025年1月的战斗中,俄军声称消灭了44520名乌克兰军人,而在2024年12月和11月,乌军的损失分别为48470人和60805人。然而,乌克兰每月仅能补充约3万名新兵,难以弥补战场上的损失。这一数字提醒我们,战争的代价是如此之大。而在红军村前线,仅1月份俄军就伤亡了15000人,显示出冲突的血腥程度。
俄罗斯方面已经将这场军事行动上升到第二次卫国战争的高度,意图通过这一冲突夺回“东斯拉夫人”的故土,一场不仅是军事,也是文化的争夺。因此,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班德拉军队的打击也显得尤为猛烈。
在顿巴斯地区,俄军突破了乌军自2014年以来修建的多道波罗申科防线。通过有效的军事策略,诸如铁钳包夹战术,俄军成功切断乌军的补给线,并通过围点打援的策略逐步削弱乌克兰的防御力量。
不仅在国外的战场,俄军同样在俄罗斯本土采取了极端的战术。例如,在库尔斯克地区,俄军以摧毁性手段轰炸乌军占据的苏贾镇,并首次使用1500公斤级巨型温压弹。这些强大武器的使用表明,俄罗斯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战场胜利。
俄乌前线的每日交锋对弹药的消耗是无法忽视的。由于美国工业基础的削弱,俄国仍保有较强的工业实力。例如,俄罗斯在2024年生产了270万发炮弹,加上朝鲜、伊朗、白俄罗斯的支持,其年产量可达到800万发以上。而相比之下,美国一年仅能生产80万发炮弹,并且只能为乌克兰提供其中的三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而特朗普的上台更可能导致对乌克兰的支持减少,在乌克兰最虚弱的时候,普京似乎没有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的意图。
俄军的攻势在整个战线上持续推进,形成了昼夜不断的猛烈攻击。显然,目前的形势对于乌克兰来说是严峻的,俄军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扩大战果,达成更大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