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传说中春运让电车抛锚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倒让电车车主又秀了一把。

春节复工的第一天,电车车主不再吐槽充电难,不再吐槽在服务区一堵几天,反倒是一些车主开始分享自己的“账单”。包括跑了两三千公里,电费只花了400多,智驾时间占了80%以上。还有“女婿党”现身说法,表示在“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丈母娘家,喝多了就在车上睡觉,全靠爱车给自己一点“温暖”。



不得不说,前几年大家对开电车跑长途还是闻之色变,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香饽饽”了?为何堵车、冬季、长途这三大杀手锏下来,电车仍能全身而退?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续航涨,用户精?

往前推几年,春运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电车跑不动了被丢在高速。那时候很多网友骂,明知道春节期间情况复杂,非要开电车吗?司机们也很无辜,家里就这样一台车,不开回去过年也太不方便了。

就因为这,每年到了春节,电车党和油车党都要切磋一番。今年之所以好了很多,还是因为三个方面改善了。



首先是现在新车的续航普遍提高了,以小米SU7参数图片)为例,标配起步续航就是700km,哪怕高速打7折,也还有接近500km,有几个人能一口气开500km?

现在热销的几款电车,Model Y起步续航593km,智界R7起步续航667km,小鹏P7+起步续航615km。相比以前400多500多的续航,确实提升了不止一星半点。



除了续航增加外,现在高速的充电桩也明显变多了。2023年,全国高速充电桩数量是2.4万个,覆盖率从85%。到了2024年底,充电桩数量增加到3.5万台,覆盖率到98%。发现没有?充电桩增长的比车增长得还快。

很多车主反馈,春节期间的服务区充电完全没有排长队的情况。甚至有人给出了魔幻的现场直击,春运期间充电区居然空无一车,甚至还能挑个“风水宝桩”?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前几年大家排队排怕了,敢开电车回乡的“勇士”变少了。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服务区开始普及160kW快充,虽然比不了各大车企动辄几百kW的超充,但相比以前也快了不少。



再就是车主也变“精”了,很多人是算好时间,避开11点到13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两个高峰期,专门选择人不多的时候,还享受“错峰充电”的优惠。

更有甚者,还规划了在某个路过的城市“旅游”几小时。就是在某个地方下高速,春节期间这些城市的充电桩非常充足,然后在当地吃个饭逛一逛,几小时后“满血”出发。

总之,充电这回事,算是让这些电车车主给玩坏了。本来打算看他们的笑话,结果却是哪哪的便宜都被他们占到了,看他们秀的攻略,简直恨得牙痒痒。

(2)体验超油车,智驾是杀招?

在解决了最困难的续航问题后,春节期间电车的驾驶体验,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燃油车。



省钱这一点就不说了,虽然有网友反馈,春运时候充电的收费标准往往会达到1.6-1.8元/度电(平常就1.4元左右),但相比燃油车,还是便宜太多了。

而且电车的功能确实强大,有网友反馈,自己吭哧吭哧开了十多个小时,老婆孩子就在后面看了十多个小时的电视剧,甚至下车的时候还有点“意犹未尽”。而且座椅通风、加热、按摩都有,比在电影院还享受。



再就是智驾,已经不止一个网友表示,自己几百公里的路程,几乎完全无接管,智驾系统可以完成从0到130公里的时速自由切换,甚至很多还能过收费站。

个人觉得这些说法有夸张的成分,毕竟大家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这样,喜欢把好处放大。但在春运期间确实发现一些智驾车型在“偷懒”,反是看到那些绿牌的,不紧不慢跟在其他车后面的,很多就是在用智驾。



有部分网友还在亲戚面前狠狠秀了一把操作,比如在商场自动泊车极为丝滑。还有的会玩一把远程召唤,吃完饭在酒店与朋友寒暄完,车自己就到了。

当然,有些车主表示智驾适合开盘山道,深夜路况时比人开得更加从容,这种情况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系统可以失误无数次,人生只能失误一次。



当然还有“睡得香”的优势,如今好一点的电车都标配零重力座椅,空间利用也远超燃油车。一款5米的电车,后排往往“标配”一张1米8的大床。对于部分回老家睡不习惯的用户,很多会选择在车里“对付”一下。

再就是电车用空调非常方便,不用像燃油车一样担心一氧化碳中毒,也没有发动机的咆哮声,绝对是一方净土。

(3)素质问题待解决?

5年前,电车的体验还非常差。功能平平无奇,续航表现也差。可以说是从特斯拉进来开始,国内的电车体验提升了一个台阶。从没法用,到凑合能用,再到如今好用。

但不得不说,依然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困扰着用户。



比如“满满党”,明明电量已经充到90%了,充电功率已经大幅下降,继续充电“性价比”已经不高,却依然不愿意离开。理由是自己好不容易等到桩,必须得充到100%才行。

再比如总有一些不排队的人,随时准备“见缝插针”,抢到已经等了很久的用户前面,很多还吵到动粗。明明大家都能有80分的体验,就因为个别人素质低,最终搞得大家都不高兴。

很多人就是这样,只要自己的体验能提升一点点,思考不在意别人的不方便。



当然了,从政策层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更好了。比如春节期间充到85%自动断电,拥挤时段通过”叫号“的方式轮流充电。把这些细节做到了,电车车主的体验还能提升。

好的体验是大家一起创造的,社会如此,开车也是如此。

(4)功夫拍案

也许是前些年电车集体在高速上趴窝的情况把大家搞怕了,反正从2025年的情况来看,大家的出行还都挺从容的。很多人反馈,加油要排队,停车要排队,偏偏充电不需要排队。个别抱怨的,也只是说春运期间充电太贵。这就有点过于矫情了,再贵能比烧油贵吗?

就是不知道等大家反应过来,明年春运会不会让电车的噩梦重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