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在《哪吒2》之前,《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分别以57.75亿元、56.94亿元、54.13亿元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甲。

时隔5年回归的动画巨制《哪吒2》在竞争激烈的2025年春节档中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从初二到初七,票房连续6天逆跌,并创下首映日票房冠军、人次冠军等多项纪录。甚至在春节档档期结束后的2月5日,《哪吒2》单日票房突破6亿元,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首日票房,成为中国影史工作日单日票房冠军

国家电影局统计显示,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网络平台数据也表明,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新片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排片率50.2%,位居首位,超过其他春节档电影总和。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哪吒2》家庭观影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影片,30-39岁以及中低频观众占比也非常突出,有大量很久没进影院的观众被影片出众的口碑“召回”。此外,陈晋还提到,“二刷人数很可观,由于观影基数大,二刷率还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单一市场(指一部电影在一个市场,不是全球票房)的电影票房纪录是《星球大战7》在北美市场创造的9.36亿美元,折算后大概是68亿人民币。按照现在的票房走势,《哪吒2》打破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指日可待。

据灯塔平台AI,该片预测总票房已提升至95亿元。猫眼平台AI预测该片内地总票房有望达到94.20亿元

《哪吒2》的出品方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光线传媒、光线影业、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光线影业旗下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300251.SZ)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10.10亿元。

公告指出,该影片正在热映中,最终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结算。票房收入等营业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可能会存在差异。

除了票房收入外,《哪吒2》的IP谷子产品也销售火爆。据证券日报,电影中“敖光”一角定价百元的官方手办已经售罄;《哪吒2》与FunCrazy的联名手办众筹也以超额5867%完成。

截至2月6日午间收盘,光线传媒股价报13.09元/股,上涨14.42%,总市值352亿元。


光线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4亿元

据财报数据,光线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37%、25.08%。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哪吒2》身后还有两家重磅特效公司,分别是Base Media(倍视传媒)、天工异彩。

其中,Base Media参与过《哪吒》《姜子牙》的特效制作,于2016年得到了CMC资本的投资;2020年1月,又被融创文化集团收购。

天工异彩也来头不小,该公司由常洪松创办,其曾先后负责《风声》、《非诚勿扰》等多部中国一线影片的特效及营销素材工作;同时,影视圈“大咖”陈国富和冯小刚为公司的重要股东、高管。2014年,天工异彩被深创投、乐视网看上,完成A轮融资。

来源:灯塔专业版、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e公司、证券日报及公开信息

延伸阅读:

饺子成首个80后百亿票房导演 《哪吒》系列含金量太高

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2月5日下午3点,《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7天总票房突破53亿元,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已经超100亿元,80后导演饺子就此成为百亿票房导演。另外,1980年出生的导演郭帆《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票房总和为87亿元,1982年出生的导演贾玲两部贺岁片《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和《热辣滚烫》(34.17亿元)累计票房将近90亿元。而1978年出生的“准80后”导演陈思诚,其导演的电影累计票房已破145亿元。这些年轻导演为何能称霸春节档?为何他们的作品能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张艺谋、徐克等老牌导演为何威风不再?对此,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进行了调查。

饺子成首个80后百亿票房导演,《哪吒》系列含金量高得离谱

今年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95.1亿元,观影人次突破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4.68亿元和18.64%。最终,《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39亿元成为2025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唐探1900》以22.78亿元获得亚军,《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9.98亿元位列第三位。



《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了2025年春节档一半以上的票房。网络图

虽然2025年春节档已经结束,但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的票房神话还在持续。2月5日0时,《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7天总票房突破50亿元,再次刷新影史票房最快破50亿元纪录!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100亿元。

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80后导演。2019年7月26日,由其执导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大获成功。接下来的5年多,他和团队只做了一件事,闭关做《哪吒之魔童闹海》。据《人物》杂志,饺子在对比前后两部电影时表示,“(第一部)获得认可,我是很开心的,但这种开心其实挺短暂,因为马上别人的期待就来了。如果第二部没做好,对不起观众怎么办?我会经常想这些问题。”



1980年出生的饺子跻身“百亿导演”行列。网络图

幸好,《哪吒之魔童闹海》在2025年春节档取得了巨大成功,占据了总票房的半壁江山,目前高居中国电影总票房榜第4位,而第5名正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对此,资深电影记者聂女士表示,饺子的努力值得敬佩,“导演饺子不爱混圈子,很少看到他出现在颁奖礼现场。他和团队专注于影片本身,苦练内功,让《哪吒》系列成为了国产动画的天花板,令人敬佩。”

据中国电影频道,《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成功后,饺子表示,票房是动力也是压力:“高票房是动力,但同时也会诞生出焦虑。因为观众期待会不断被拔高,他们会期待下一部能做出更好的东西。我愿意挑战更高的难度,不断跨出自己的舒适区。”

郭帆贾玲也曾霸榜春节档,“准80后”陈思诚开创“唐探宇宙”

有影迷表示,如今的春节档电影市场,基本是80后导演的“天下”。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春节档,贾玲、郭帆、韩寒都有出色的表现,而上一位在贺岁档有突出表现的老牌导演,还是2023年的张艺谋(作品《满江红》)。



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两部电影总票房将近90亿元。网络图

近几年,郭帆、贾玲也曾霸榜春节档:2024年春节档,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获27.24亿元票房排第一,2021年春节档,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获得27.22亿元票房,排第二。凭借这几部电影,贾玲主演的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4位票房破百亿元的女演员,贾玲导演电影票房也已突破88亿元。



导演郭帆凭借《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一举成名。网络图

2019年春节档总票房为58.4亿元,票房冠军则是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2023年,郭帆携《流浪地球2》再次杀入春节档,该电影也夺得当年春节档票房亚军,总票房达40.29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累计票房榜第10位,郭帆两部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票房总和为87亿元,奠定了他在春节档的影响力。

而“准80后”陈思诚则在春节档开创了“唐探宇宙”。2015年12月31日上映的《唐人街探案1》获得8.22亿元票房,2021年《唐人街探案3》获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冠军,今年,《唐探1900》斩获春节档亚军。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唐探》系列电影累计总票房突破100亿元。



陈思诚导演的电影累计票房已破145亿元。网络图

资深电影记者聂女士表示,这几位年轻导演找到了各自的赛道和风格,“他们为春节档打造的影片,显然是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了主要观众群体的喜好。比如说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走的重工业科幻风,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科幻题材。陈思诚导演的《唐探》系列,监制的《消失的他》《误杀》,题材以悬疑探案为主,风格也很独特,是严格按照商业片在打造的。贾玲作为喜剧明星,导演的两部电影都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也和她以往积淀的人气和口碑有关,老少皆宜,很适合出现在春节档贺岁档。总体来说,这些年轻导演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和风格。”

80后导演为何“称霸”春节档?个人化风格和观众选择

80后导演为何成为了如今春节档的票房保证?他们为何能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对此,在微博上有着两百多万粉丝的知名影评人、影视营销专家李娜表示:“这些年轻导演现在之所以这么成功,一是相比老牌导演,他们可能更能把握当下时代的情绪,知道普通观众更喜欢看什么,这是他们的优势。其次,就像饺子导演所说,作品用没用心,观众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第三,可能因为一些老资格导演们沉迷于自己以往的成绩,在拍戏时会套用一些‘公式’,影响了影片的质量。其实我觉得不管靠流量靠IP还是靠网红演员,都不是万能的。”

资深电影记者聂女士表示:“年轻导演们经过以往的努力,作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哪怕是徐克这样的大导演,外加顶流加持,想来春节档抢一杯羹,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想观众真金白银花四五十块钱买一张票进入电影院,必须要拿出能见人的作品,不然真的会被口水淹死。”

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教师李骥表示,以贾玲、郭帆、陈思诚、饺子、邵艺辉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导演,和上一代导演相比,似乎更懂得满足当下观众的情绪化审美需求。相对而言,上一代导演追求的故事完整、人物丰满、类型元素典型等,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徐克、林超贤乃至乌尔善花费了大力气、大成本打造的电影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观众的审美需求决定了电影的发展,严格按照传统标准打造的影片,哪怕是超大成本的重工业影片也未必能满足当下观众的需求,中国电影的一场代际更替正在眼前发生。

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李坐廷 部分综合自《人物》 中国电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