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大拜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 月 6 日消息,通过对美国门户网站 ForeignAssistance.gov 的数据分析可知,过去三年间,乌克兰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获取的资金,占该机构全部资金的 27.2%。



公开资料表明,自 2022 年起,乌克兰便成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援助的头号接受国。2022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总预算为 415 亿美元,其中拨给乌克兰的资金达 99.5 亿美元。2023 年,乌克兰获得的援助增至 164.3 亿美元,占美国国际开发署总支出的 38.8%。

到了 2024 年,在美国国际开发署 354 亿美元的总支出中,乌克兰得到了 60.5 亿美元。三年下来,美国国际开发署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总计 324 亿美元,占其援助总额 1193 亿美元的 27.2%。

在美国国内,有关美国国际开发署未来走向的讨论愈发激烈。此前有消息称,马斯克领导的 “政府效率部” 正积极推动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马斯克直言该机构是犯罪组织,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据 CBS 电视台报道,白宫有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并入国务院,同时进行裁员。不过也有媒体称,即便如此,该机构仍会作为负责人道主义援助的部门继续运作。而特朗普也曾多次对美国国际开发署提出批评,认为其把美国纳税人的钱用在了不符合华盛顿利益的项目上,是一种资源浪费。

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于 1961 年,名义上是 NGO,实际是由美国政府成立、拨款运营并监管的独立机构,主要负责管理民间对外援助和发展援助。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在对乌援助方面,美国国际开发署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了包括人道主义、发展以及直接预算等多方面的援助。

马斯克还曾爆料,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了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生物武器研发,杀死了数百万人。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质疑。虽然美国官方对此极力否认,但众多民众和国际组织都要求美国国际开发署公开相关研究资料,以证清白。



然而,美国内部在对外援助政策上一直存在分歧,不同政治势力和人物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定位和作用有着不同看法,这也使得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美国在对乌援助问题上占据主要地位,与欧洲在对乌援助上各占约一半份额,美国主要集中在军事援助,若美国减少或停止对乌援助,欧洲难以填补空缺,无论是从资金量还是军事装备供应等方面,欧洲都无法与美国相比,这将给乌克兰带来巨大压力。

基辅的美国问题专家科尔多马索夫:特朗普若上台,其新任期可能会给乌克兰带来诸多麻烦,比如要求基辅作出领土让步,迫使北约削减甚至取消对乌军援等,因为特朗普能让关键机构听命于白宫,可能对乌克兰后续获得援助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 “外交关系协会” 等智库:美国所谓的援乌资金存在诸多问题,大量资金并未真正给到乌克兰,超过 1700 亿美元的援乌资金中,只有 1060 亿美元直接用于乌克兰,且其中至少 70% 留在美国,用于武器制造等与战争相关的其他项目,还存在军工企业借援乌抬高武器价格等猫腻。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种种行径,让人们对其所谓的 “人道主义援助” 使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未来,它究竟是会在争议中继续存在,还是会迎来重大变革,亦或是真的如马斯克所期望的那样走向关闭,都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