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佳节,在今年迎来高光时刻。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在“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各地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用精彩的活动、细致的服务以及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迎接八方来客,以亮眼成绩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市场火爆 多项数据显著增长


春节期间,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迎来客流高峰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据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四川省文旅市场成绩斐然,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34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6%、12.21%。成都作为四川热门旅游目的地,春节假期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从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预订量来看,成都在热门城市Top10榜单中位居榜首。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四川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2025四川省“千龙千狮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群众文化活动火热举行,“春节文化之乡”南充市阆中古城自除夕至正月初七全天开展民俗巡游、特色演艺等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

今年春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各区和重点文旅企业,以“乐游上海过大年——一碗人间烟火”为主题,围绕“城市记忆”“都市风情”“爱购时节”“海上繁花”等八大板块,策划推出百余项假日文旅活动。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假日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在豫园灯会赏花灯,在奉贤青溪老街上非遗课,徜徉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年大展,观莫奈、毕加索等36位艺术家代表作……海内外游客在上海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都市旅游体验感中过了个幸福美好的“中国年”。

这个春节假期,河南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6%。河南各大景区纷纷推出科技感十足的演艺节目,洛阳新春焰火晚会通过“无人机表演+焰火”,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融入国风元素的光影盛宴;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上元灯会”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宋朝繁华景象;安阳殷墟景区推出沉浸式趣味“殷墟奇妙游”活动,融合甲骨文和商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游戏闯关中了解殷商文化。

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日期间,重庆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16.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游客花费 261.62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在春晚分会场亮相的大足石刻迎来12.45万人次参观游览。

地方特色吸睛 文旅魅力尽显

在湖北,“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文旅活动面向全国游客发放600万张总额1亿元的文旅惠民券,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首次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荆楚大地的文旅热度直线上升,“跟着春晚游长江”“打卡春晚同款游船”成为新风尚。携程数据显示,武汉搜索量同比增长1160%。此外,在春节期间热映的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带火了襄阳旅游,全国游客纷至沓来,感受武侠世界的精彩。

“来赣州过客家年”、到宜春“赶个年味集”……1月7日至3月1日期间,江西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 乐游江西迎新春”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推出了1709个主题文旅活动和634项旅游惠民政策,各地文旅活动好戏连台,年味十足。

河北省以“冬游河北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年味满满的文旅大餐。河北正定首次打造“古城灯会+全城多点亮化”新格局,全线点亮夜正定。灯会自1月22日启动以来,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此外,正定在南城门推出大型沉浸式全息实景演出《梦回千年——自豪正定》,以艺术表演融合数字科技,为广大市民游客精心绘制出一幅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长卷。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门口排起长队,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展、白瓷艺术展等六大新展及“看国宝 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为游客打造了文化消费、文化体验新场景。

“非遗过大年”成福建春节重头戏,全省累计开展“八闽非遗贺新春”等主题活动近千场。各街区景区引入非遗展演,泉州推出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等300多场特色活动、40多条非遗体验精品线路;莆田推出“到莆田过大年·莆田元宵”40项80场精彩民俗活动。福建还开启“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开展“非遗贺新春”“过福年”等系列活动,举办1880多场迎新春活动,并创新推出“城市漫游”“奔县游”“乡村游”活动。其中,新晋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官洋村,日均接待游客接近6.5万人次。

贴心服务加持 体验暖意融融


陕西华清宫景区里的特色表演吸引众多游客 华清宫景区供图

这个春节假期,陕西精心策划呈现了一系列文旅活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天天有秦腔”、西安三意社“秦腔唱新春”、咸阳市秦腔戏迷大叫板活动春节专场等活动热火朝天,共吸引观众1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5%,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在新春佳节过足了戏瘾。除了走亲访友、旅游观光,去博物馆里体验历史文化在春节文化生活中占比越来越重,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考古博物馆等热门场馆单日接待量多次达上限,“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为了让广大游客群众过一个温暖舒适的春节假期,当地文旅系统主动做好综合服务保障、文明旅游引导等工作,构建主客共享的暖心服务环境。

春节期间,广西温暖的康养气候、丰富的民俗活动、优惠的促销政策、暖心的惠民措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广西过旅游年”迅速成为线上线下热点话题。连日来,梧州市骑楼城人气持续爆棚。在骑楼城举办的广西(梧州)岭南风情文化旅游季暨“梧现精彩”文体旅促消费系列活动,通过传统龙狮贺岁表演、花龙巡游等多场热闹喜庆的非遗民俗活动,尽显“岭南年味”的独特魅力。柳州三江程阳八寨等景区以新娘挑水、新娘回门、拦路迎宾、纺纱表演、百家宴、琵琶弹唱、寨佬讲款、舞蹈表演、侗笛演奏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往观赏互动。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广西举办近300场文化和旅游促消费活动及5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各类特色产品供给和消费场景让八方游客乐游广西。

(统稿:王雪娟 参与采写:王雪娟、秦王雪、郭凯倩、黄艺芹、瞿祥涛、李秋云、范海刚、张莹莹、黄国勇、侯文斌、王竹青)

2025年2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不重样的年味掀起八方文旅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