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
中共“特工之王”李克农,又名择田、陕公、种禾、震中、曼梓、稼轩、天痴等,祖籍安徽巢县,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吉和街(原名鸡窝街)马家巷1号。
如同他有着众多的别名一样,他的身份和经历也异常丰富,且带有几分神秘色彩。1941年4月,毛泽东曾对李克农的女儿李冰说:你的父亲是大特务,不过他是共产党的大特务。
1926年底,李克农加入中共。1927年4月18日,时任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宣传委员的李克农,得知国民党右派要在芜湖策划反革命政变,送出情报、使得中共及共青团的主要骨干得以安全撤离。
这是李克农送出来的第一个情报,而他的很多工作很多都是围绕情报展开的,挽救的同志、不计其数。
1931年4与月26日,钱壮飞得知顾顺章叛变后,迅速将情报交由他的女婿刘杞夫送至李克农手中。李克农是和陈赓单线联系的;从钱壮飞得到情报,到李克农将情报及时传递给党中央,再到周恩来等果断决策紧急撤退,中共得以避免摧毁性打击。
当时的国民党军警扑空后,陈立夫哀叹:“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毛主席后来评价道:“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
当时的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十分得意的三名干将:贴身机要秘书钱壮飞、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特务股长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均为周恩来领导下中央特科人员,史称“龙潭三杰”。
经过此事,李克农身份暴露;于是,他来到到江西根据地工作,并参加了长征。李克农是长征途中唯一一个拿相机的人,可惜的是胶卷当时没有条件冲洗、在后来国民党搜查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时都遗失。
李克农为李白扫墓
李克农和陈赓等
到达陕北后,李克农主要负责与东北军的联络,并与东北军达成秘密协议。李克农用张学良的卡车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送到了苏区,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记载有李克农的传奇经历。
接下来,张国焘叛逃的事情也是李克农参与处理的。1937年4月8日,李克农在汉口收到林伯渠的电报,说国民党方面已安排张国焘乘火车去汉口。周恩来指示在汉口截住张国焘。
经过连续三天的蹲守,李克农堵住了张国焘,对他说:“张副主席,我们是周副主席派来接您的。”周恩来等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批评和劝说,希望其回心转意。可张国焘去意已定,好言劝说都听不进去,还多次借机逃跑。
李克农和张国焘就在武汉街头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而张国焘每次都被李克农找到,并接受新一轮的劝告。张国焘叛变后,被安排在戴笠手下做特务工作;几年后,张国焘唯有一声叹息:“碰到李克农,算我倒霉”。
抗战胜利,蒋介石邀请毛主席重庆谈判、连发三封电报,毛主席收到后大笑不止:“蒋介石要把假戏唱到底喽!果真以为我不敢去重庆了!”于是,主席将李克农召至跟前,让他“搞到具体情报,摸摸蒋介石的底,看看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克农日夜派人监听国民党电台,摸清了蒋介石的底牌: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便宣布共产党拒绝和平,将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万一毛泽东来了,则正好通过谈判对其施加压力,逼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同时趁机拖住毛泽东,争取时间,进行全面内战的准备。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做出决定:由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赶赴重庆,进行和谈。决定做出后,李克农下令封锁消息,主席亲赴重庆谈判的前期工作在高度保密下进行;李克农告诫担负警卫任务的颜太龙等人:“如果国民党特务掏出手枪来,那不是你们的罪过。但是,如果让刺客的子弹打出来,我可要你们的脑袋!”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最后复电,是在飞机上发出的。这让蒋介石措手不及,因为国民党的情报机构在毛先生登机前,还向他汇报:毛泽东不会去重庆。当时,自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在延安派驻了一个联络站,负责电台的是国民党特务周励武、罗伯伦等人,蒋介石得到毛泽东不来重庆的密电后,自明得意地使出了“撒手锏”:派美国大使赫尔利和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去延安接周恩来,当面再次邀请毛泽东来渝。飞机去重庆前,周励武、罗伯伦再次向重庆发出密电;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当电报送到蒋介石手中时,毛主席已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上了飞机。
1940年,李克农、赵瑛夫妇在桂林八办
解放前夕,北平城内有国民党特务组织就有114个,职业特务达8500多人。在党中央正式进入北平了前,若不铲除这些特务组织,就不能保证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
李克农建议中央暂时住在香山。中央同意后,李克农就和北平市公安局秘书长刘进中一起赶往香山双清别墅,亲自检查主席住所。
1949年3月25日凌晨两点,毛主席动身前往双清别墅。李克农,吩咐便衣队队长到毛主席下车处进行安保准备,自己和战士们进行最后一次彻底清查。就在此时,李克农接到警卫战士一个惊人报告:在预备给毛主席居住的房间一角,发现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当时却一直没能破案;后从一个被抓获的特务口中,才知道是香山上的一个老尼姑搞的鬼。可是,在警戒森严的双清别墅,她是如何进入毛泽东住处并放置炸弹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解放后,曾有苏联克格勃专家来华介绍经验,说到使用金钱、美色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李克农气愤地反驳:“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李克农深得主席信任。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后,主席不忍饱受丧子之痛,于是就委托他告诉岸英的爱人:“克农,我想过了,还是你把那件事告诉思齐(毛岸英妻子刘松林的小名)吧……”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因脑软化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一时党内军内齐悲;革命老人董必武曾赋悼诗,言毕其功胜于唐太宗前之房玄龄、秦汉之谋士李左车,并慨叹天不遗老,英魂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