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很少乘坐飞机,建国后他前往各地视察工作时基本都是搭乘专列,即便到苏联访问他也没有乘坐飞机,然而在1967年时,毛主席却打破了惯例,选择乘坐飞机紧急离开武汉,这也是他在特殊时期唯一的一次乘坐飞机出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毛主席准备登机时,武汉空军部队竟然不肯放行?



时间回拨到1967年初,当时政治风暴席卷全国,在阴谋集团的操控下,武汉军区成为他们的打压对象,随着事态发展、群众情绪不断发酵,最后武汉演变成两大派群众组织互相攻击,当时流血事件屡见不鲜,局势日趋紧张。武汉是毛主席非常喜爱的一座城市,他曾在武汉畅游长江,还曾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当他得知武汉的事情后决定亲临武汉解决当地两派群众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临行前,周总理和时任代理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一再劝阻,甚至提出了更安全的长沙作为替代,但毛主席以“乱一点没关系,不乱哪能搞运动”为由坚持自己的决定。当时毛主席已经年过七旬,他仍然不顾旅途辛劳千里迢迢前往武汉,可见他对武汉的局势情况非常关注,同时也能看到他对武汉的特殊情感,甚至已经将个人安全置之度外。



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杨成武布置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地上三列专列前后护卫,空中米-8直升机随时待命,水上东海舰队护卫舰早已就位,如此严密的安保措施,显示出众人对毛主席安全的高度重视。毛主席抵达武汉火车站时,中央警卫团立即将车站戒严,他们守住各个通道,以此全面保证毛主席的安全。

毛主席下车之后,杨成武与汪东兴紧随左右,在前往梅岭一号的路上,随处可见群众贴的大小标语,上面慷慨激昂地陈词一系列“罪状”。毛主席临行前召开集会时说“一年开张;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础;明年结束”,表明他对特殊时期的进程曾有明确的规划和预期,而他亲自前往武汉能够看到他对于局势的直接掌控和对运动的支持。



毛主席在武汉期间,对当地的局势做了详细的了解,并且接待了一些主要领导人物,对他们作出了相应的指示,他强调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不要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然而事态的发展逐渐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武汉两派斗争越演越激烈,当王力和谢富治发表了带有倾向性的讲话后,激起另一派军民的愤慨,导致武汉局势急剧恶化。

在7月20日这天,“义愤填膺”的群众和湖北省直机关的干部、解放军涌进王力、谢富治驻地,要求他们回答问题,但遭到拒绝,之后一些群众冲进去抓住王力,塞进汽车,拉到武汉军区大院,在群众集会上对王力进行质问和批判。接下来群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武汉从机关到军队、再到街头已经乱成一团,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七·二○事件”。



武汉地区的政治局势已经非常紧张和混乱,毛主席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在周总理、汪东兴等人的反复劝说下,毛主席这才同意离开武汉,时间选择在7月21日凌晨2时许搭乘飞机离开。当他们抵达空军机场时,管理机场的战士却不同意飞机起飞,不愿意将舷梯推过来,其中一位干部还有强硬的证据表示:“没有武空司令员和政委的命令,谁也不准动这架飞机!”

杨成武看到后非常生气,他不得不忍住怒气表明自己的身份:“不认我这个代总长吗?给你们司令政委的命令就是我下达的!”但似乎在场的空军官兵并不认识杨成武,或者不认可他的命令,仍然没有放行。在这种紧张的僵局中,毛主席亲自下车,走向飞机,当杨成武指出这是毛主席要乘坐的飞机时,空军的干部和战士这才同意放行。



毛主席最终乘坐飞机离开了武汉,平安抵达上海,杨成武作为代总长,虽然遭遇了挑战,但还是确保毛主席安全撤离。这次事件,成为了杨成武记忆中深刻的一幕,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同时也能看到,在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中,毛主席在人民心中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