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据日本NHK(日本第一家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及电视台)报道,美军两架F-35C联合攻击/战斗机,2月4日12点左右,突然在爱媛县松山机场着陆。
防务界观察人士表示这两架五代战机是由于燃油耗尽,而被迫在松山机场紧急着陆的。据此得出分析结论称,涉事的这两架F-35C大概率是从菲律宾海(即南中国海)方向飞来,而非从东海方向飞赴松山机场迫降。
2月4日,菲律宾空军发言人玛丽亚·卡斯蒂略上校宣布,美军两架B-1B轰炸机和菲律宾空军三架FA-50战斗机,在菲律宾海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了“空中巡逻和拦截演习”。
菲美空军在联合演习中,飞越了帕纳塔格浅滩(即中国黄岩岛)上空,此次常规化军事训练,旨在增强菲美的互操作性、提高空域意识和敏捷战斗部署的联合空中巡逻。
中方此前已宣布了黄岩岛领海基线图,明确公示了中方在黄岩岛的主权范围。美菲的军机一旦飞越黄岩岛,毫无疑问,就是擅闯中国的领空。
在此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的歼-16、苏-30等战斗机,在我黄岩岛空域进行了例行巡航,第一时间对美菲所谓“联合巡航”予以了有力的回应。
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健健空军大校称,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组织所谓“联合巡航”,蓄意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并强调“任何搅局南海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
FA-50,单发双座轻型战斗机,是菲律宾采购韩国在A-50教练机基础上研发的,如果加上两架飞行速度慢无超音速巡航性能被中国网友戏称“肥电”的单发F-35C联合攻击/战斗机,都不能成功护航B-1B轰炸机的话,就能从侧面印证菲美这次在我黄岩岛空域联合演习所带来的军事威慑并不成功。
昨晚,国内的某音、某快等视频网站,有多名拥有大量粉丝的军事视频播主,都在他们的直播节目中,大谈特谈南部战区空军在我黄岩岛领空与菲美军机激烈对峙的情况。
本文作者关注的“阿海”称,大意是“老美”的两架F-35C隐形战斗机,被“东方龙”的歼-20(国平视野按:未经军方和权威媒体证实)强硬地“顶”回去了。最终,不得不直接迫降在“小鬼子”的松山机场,说是燃油都快耗尽了,“屁股”都直接被干冒烟了。
其实,菲美联手挑衅我黄岩岛主权,被“兵强马壮”的南部战区狠狠地教训一顿,在国平视野看来可谓一点都不冤。解放军在黄岩岛附近的永兴岛、永暑岛等岛礁上部署有战斗机、预警机、无人侦察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反隐形目标的米波雷达、岸舰导弹、防空导弹、远程火箭炮等。
在天基侦察卫星的实力加成下,菲美出动轰炸机、战斗机这般“大阵仗”,在南海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其行动不可能不被拥有强大海空态势感知能力的解放军所掌握。
在第一时间内,南部战区空军就出动歼-16、苏-30等战斗机,携带霹雳-8/12空空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等出击,前去拦截菲美由轰炸机和战斗机所组成的联合空中编队。
能够让五代军机F-35C灰溜溜撤离,视频播主所说的“龙国”出动了五代军机“威龙”,十之八九就说得过去的,可谓无风不起浪。虽然未经解放军和国内权威媒体的证实,却值得关注中菲南海对峙的网友们参考。
此外,菲美和中国主流媒体都未提到在南海黄岩岛空域的对峙中,有美军的F-35C和南部空军的歼-20这两款隐形战机。或许彼此出于某种默契,不愿引发空中的“擦枪走火”而导致军事冲突,属于心照不宣的“暗战”状态。
据央视曾经公开披露的消息,全军首个装备歼-20的部队,即东部战区空军有赫赫战功的“王海大队”,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较量中,歼-20就凭借隐形性能、高机动性,率先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迫使飞行速度缓慢的F-35不得不调转机头撤离,摆脱歼-20对其攻击态势。
美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上将,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宣称,在东海上空美军的F-35与中国的歼-20进行了相当近距离的接触,与歼-20的交锋以及中国军队指挥体系包括空警-500预警机让人印象深刻。
威尔斯巴赫,担任过第7航空队司令兼驻韩美军副司令,是拥有超过5000小时的飞行经历,驾驶过多款战斗机的美军四星上将。他对于歼-20的点评,既然没有称F-35胜利,那显然F-35没有占据上风。表明在与歼-20的较量中,F-35讨不到什么便宜。
鉴于解放军在黄岩岛附近,早就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那么菲美联军的B-1B轰炸机、F-35C隐形战斗机和FA-50轻型单发双座战斗机不吃亏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