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国防军事》栏目在报道解放军第73集团军某旅的多科目飞行训练时,罕见官宣曝光了我军的电子战直升机。从报道上来看,我军的这架电子战直升机由我军原本装备的俄制米-171直升机改装而来。
实际上,此前央视的其他节目,就报道过我军的“米-171电战直升机”。只不过镜头只是一晃而过,并且比较模糊,不像这次,直接贴脸给出了高清细节图。
可见对于我军来说,这款装备属于“不够先进、可以展示”的水平。我军目前应该已经装备了,性能比米-171电子战直升机性能更好的电子战直升机。
第73集团军本身就承担着未来“登岛作战”的任务,再加上此次报道之中,我军的米-171电子战直升机,明显是在伴随我军的直-10型武装直升机搞掠海低空突防训练。
所以,我军米-171电子战直升机的任务也很清晰了,那就是在未来的登岛作战之中,保护我军掠海低空突防的直-10等直升机群免受台军“毒刺”单兵防空导弹和各种自杀式无人机的袭扰。
当然,细心一点的读者实际上也已经发现了。
央视报道画面之中除了米-171电子战直升机之外,被保护着的直-10型武装直升机,其直升机短翼下方,也挂载着一具KG300G型电子战吊舱。
这款电子战吊舱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研发,工作频段在I/J波段,被称为“空中自卫干扰吊舱”。看来,“无电战,不升空”已经成为了我军的优良传统。
直升机电子干扰作战的重要性,在俄乌军事冲突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俄军装备的米-8MTPR-1型电子战直升机,不仅多次成功保护俄军的卡-52武装直升机机队免受乌军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的袭扰。
并且,在前线乌军大规模普及自杀式无人机之后。俄军的米-8MTPR-1型电子战直升机,也曾多次成功干扰过乌军自杀式无人机对俄军直升机的攻击。
所以,除了这次官宣曝光的米-171电子战直升机之外。估计接下来,我军还会有性能更加先进的国产电子战直升机陆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