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共有5亿多糖尿病患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有12%了。以前测血糖,扎手指那叫一个疼,还可能感染,好多人都怕怕的,都不想测了。
不过,科技的进步正悄然把我们从这份苦恼中解救出来,是时候跟扎手指测血糖说再见啦!
2025年2月5日,上海瑞金医院的王卫庆教授团队和陈昌研究员团队,在《自然代谢》上发了个超牛的研究。他们搞出了个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叫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就把咱的手掌轻轻往检测设备上一贴,嘿,血糖水平就测出来了,再也不用扎手指,也不用抽血啦。
这个新技术先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摸清了人体大鱼际表皮厚度,然后研发出来的。能高分辨率地探测皮下不同深度,把表皮干扰信号一降,血糖检测的信噪比那叫一个高。做了两阶段临床研究,200例糖尿病和30位健康人的30多万套数据一分析,和静脉血血糖值绝对误差平均才14.6%,99.4%都在临床可接受区。而且,不用个体校准,不管你是啥年龄、肤色、胖瘦,都能用。
还有一类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通过极细的柔性传感器,植入皮下组织间隙,它能实时追踪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配套设备,像手机 APP 等,让使用者随时随地掌握血糖 “走势”。这不仅告别扎针痛苦,还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犹如为身体配备一位 24 小时在线的 “血糖管家”,提前预警高低血糖风险,为调整生活方式、治疗方案争取宝贵时间。
从临床研究数据看,这些无创技术准确性不断提升。多项大规模试验表明,在稳定血糖状态下,部分先进无创血糖仪与传统方法测量值偏差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动态监测系统对血糖趋势判断准确率超 90%。
当然,现阶段无创血糖监测推广还面临些 “拦路虎”。价格是一大门槛,相比百元上下的传统血糖仪,无创设备动辄数千元,后续还有传感器等耗材成本,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另外,部分医疗机构对其长期准确性仍存疑虑,临床应用偏保守,普及教育不足,患者即便心动,也常因专业指导缺失犹豫再三。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成本正随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医保政策开始向这类创新器械倾斜,可以预见,未来 5 - 10 年,无创血糖监测将成为主流,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让扎手指测血糖成为历史记忆,开启便捷、舒适的血糖管理新时代,为无数人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