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的“极限施压”又回来了,特朗普在4日高调宣布重启对伊朗的全面经济封锁,妄图再次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以此逼迫德黑兰屈服。然而,就在美国继续挥舞经济制裁大棒的同时,伊朗却释放出“愿意谈判”的信号,一名高级官员表示,伊朗愿意给美国一个机会,看看是否能解决宿敌之间的争端。这番话让人啼笑皆非,美国是全球秩序的破坏者,是中东动荡的罪魁祸首,伊朗凭什么要给美国“机会”?真正的问题是,谁给了美国权力,让它可以随意玩弄别国的命运?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早已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从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开始,美国对伊朗的极端经济封锁,不但没有让伊朗屈服,反而促使伊朗加快了核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甚至让欧洲盟友都开始怀疑美国的外交可信度。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第一时间就把这套失败政策翻出来,不是因为它有效,而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应对伊朗——一边想打压,一边又想通过谈判“约束”伊朗,这种自相矛盾的外交策略,暴露了美式霸权的焦躁和无力。

伊朗愿意谈判?这本质上是对美国的试探。德黑兰清楚,美国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所谓的“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而是彻底摧毁伊朗的地区影响力,让伊朗成为下一个伊拉克、叙利亚或者利比亚。而伊朗的回应更像是一个警告——如果美国想达成协议,就必须“约束以色列”。这一表态直击核心,伊朗的真正敌人并不是美国本身,而是美国扶持的以色列。

看看特朗普正在做的事情,他不但全面恢复对伊朗的经济封锁,还大肆鼓吹要“接管”加沙,驱逐巴勒斯坦人,妄图彻底把中东秩序重新塑造成符合美以利益的殖民地。如果美国真的能“约束”以色列,那倒是个天大的新闻,可现实是,美国在中东所有的外交政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无条件维护以色列利益。伊朗想借谈判迫使美国对以色列施压?恐怕只是痴心妄想,美国的政策从来不以公平和正义为基准,而是彻头彻尾的强权逻辑。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表态非常耐人寻味,他说:“如果美国的主要关切是伊朗不应拥有核武器,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是在向美国释放信号,伊朗可以在核问题上让步,前提是美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问题是,美国会愿意让步吗?从历史来看,美国从来都是得寸进尺,从来没有真正遵守过任何国际协议。当年伊核协议本来是多方达成的外交成果,特朗普政府却可以一纸命令就退出,现在又想重启谈判,谁还会信任这样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攻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舆论上的。美国不断炒作所谓“伊朗试图暗杀美国官员”的谣言,把伊朗塑造成“全球恐怖主义的根源”,借此为自己的极限施压政策制造合理性。伊朗外交部对此做出强硬回应,称这些指控是“战争贩子的捏造”,强调伊朗追求的是合法的国际秩序,而非美国主导的霸权规则。美国的舆论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从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到叙利亚的“化学武器袭击”骗局,每一次美国都用精心编造的假新闻,为自己的军事和经济侵略制造借口,而伊朗,只不过是最新的目标。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不仅不会让伊朗屈服,反而会加速中东的进一步动荡。伊朗不可能在制裁下低头,它早已在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中找到新的经济和安全保障。美国想通过封锁石油出口来逼迫伊朗认输?这个策略在过去六年已经彻底失败,伊朗的经济虽然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仍然顽强生存下来。现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已经不如当年,连自己的盟友都开始对美元霸权心生疑虑,特朗普的这场施压战,最终恐怕只会让美国自己陷入外交孤立。



伊朗给美国机会?真正的问题是,美国凭什么还在指挥世界?谁给了美国这个资格,让它可以决定哪个国家可以发展经济、哪个国家可以拥有什么样的技术、哪个国家可以拥有怎样的军事能力?世界早已不是上世纪的美国单极时代,伊朗的强硬表态不仅仅是针对美国本身,更是对整个美式霸权体系的直接挑战。

伊朗很清楚,美国不会真正放弃对它的打压,但如果特朗普真的想避免中东局势全面失控,那就必须考虑如何与伊朗建立某种程度的平衡关系。继续“极限施压”,只会让伊朗更加坚定地向中俄靠拢,最终加速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失败。而对于特朗普来说,如果他仍然执迷不悟,认为靠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就能让伊朗屈服,那他恐怕很快就会发现,现实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伊朗不会跪,美国也不配拥有这样的权力。世界正在变化,而美式霸权,已经走向它的末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