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和热度,仍在持续!
昨天这个时候,打开手机,刚好50亿的票房,今天再翻开一看,已经56亿的票房。
24小时,6亿票房,在春节假期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很不容易。
这部电影如今的成就,是导演饺子和团队认真打磨的结果。
电影的优点有很多,
比如,制作精良,特效和场面细节把控到位;
比如,剧情紧凑、笑点、爽点、泪点都拿捏得准确到位。
再比如,人物个性突出,有棱有角,哪怕是反派,也让人感觉有血有肉。
当然,以上种种,这还不是这部影片的最难能可贵之处。
其最难能可贵之处,是电影中的很多寓意,都照进了现实。
有人说,哪吒2,一共有三个主角!
哪吒是第一主角,当之无愧!
敖丙本来是第二主角,但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他却被后来居上的申公豹喧宾夺主了。
要知道,申公豹可是第一部中的大反派。
第二部,这个大反派,不仅荣誉转正,而且其励志的经历,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情,便把他列入了心目中的主角团。
哪吒、敖丙二人,一个是魔珠转世,一个是灵珠转世,生来就是天赋异禀,更兼家世非凡。
哪吒的父母是陈塘关大将,典型的贵族公子出身;
敖丙的身份更是贵重,东海龙族之子,一族的少族长。
这二人生来,就有父母庇护,哪怕哪吒是魔童转世,犯下了很多错误,他的父母都可以替他摆平,而敖丙更是父亲敖光举全族之力,想要把他推上仙界。
说简单点,哪吒、敖丙二人都有老可啃。
二人的成长轨迹,几乎都伴随着父母尽最大力量的呵护。
但申公豹不同,他很可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豹子精,父母能给的啃老资源有限,只能堪堪引领他修仙而已。
无老可啃,没有资源的他,一切只能靠自己。
所以,他超级自律、酒色不近;
所以,他刻苦训练,比别人努力十倍百倍,力图在仙界扬名。
无奈的是,没有背景的他,只能沦为野心家的棋子,屡遭挫折,最终成就了《哪吒》第一部中的反派之名。
申公豹与哪吒等人的命运轨迹不同,便是无老可啃,跟有老可啃的区别!
哪怕你天赋异禀,如果没有最基本的啃老阶段,你就是没有上升的空间。
哪吒没有父母的照拂,可能就真的变成魔童,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敖丙如果没有父亲敖光倾尽千载的谋划,可能就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小龙,谈何实力更胜父亲敖光一步?
放眼世界,啃老是现在年轻人必须要承认的事实,也是父母无奈需要面对的事实。
年轻人上学读书,找父母要生活费、学费等,是啃老;
年轻人找工作,父母托关系,也是啃老;
甚至有的男孩找不到媳妇,父母找目标相亲,还是啃老。
当然,不光男人找媳妇要啃老,女子嫁为人妻,也要啃老,比如,必要时,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必须要吃资源,才能走更高的世界。
特别是年轻人,想要攀得更高,就必须吃到足够的资源。
资源从哪里来?
最起始的资源,便是父母的资金和人脉,很多父母都明白,所以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甚至会放弃自己的部分自由时间和空间,换取年轻人学习进步的时间和空间。
但是,现实不是电影,哪吒、和敖丙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几乎是无偿地提供资源。
很多人把电影中的美好,当作了现实,其实不然!
父母提供啃老服务,不仅仅是亲情的作用,很多人都忽视了,甚至选择性忽视了,父母是需要回报的。
父母对年轻人好,是希望有人养老;
父母照顾儿媳月子、帮忙带孩子,何尝不是希望儿子、儿媳善待自己!
不过可惜的是,年轻人的天赋和际遇不同,哪怕有的父母付出一切,让子女啃老,也未必看到子女成才成器的那一天。
所以,有的父母熬不下去了,就开始抱怨:
“我为孩子投入了一辈子,你看他干了什么?
凭什么我老了,干不动了,还要替他们卖命?”
这话没有一点问题!
因为,让孩子啃老之前,父母必须得看清自己孩子的成色。
极少数年轻人,天赋足够,机缘足够,才会成长的足够快,给予父母回报足够快。
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普通人,再怎么啃老,也无济于事,只能管自己温饱而已。
而且,年轻人啃老,也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很高!
我们看看哪吒啃老的代价就明白了!
失去了母亲!
以母亲的生命,换取他的终极爆发和成长。
这个故事是电影,也是现实。
因为现实中,真有吸干父母的血肉,让父母忧愤而死的年轻人。
电影中的哪吒是主角,我们看不到他的黑暗面,所以才看不清哪吒故事,在现实中的寓意。
话说回来,一个孩子,如果无情无义,对自己的父母,只知道吸血,不知道回报,那么,父母凭什么让他啃老?
敖丙若是无情,父亲敖光和他早晚决裂;
哪吒若是无法感化,父母很难撑到第二部中为其舍身!
饺子导演若是不仁不义之人,她的父母又怎会任由他宅家啃老式创作,写出《哪吒》这种惊世骇俗的电影。
啃老,是为了帮助年轻人成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通过啃老,就可以成功!
哪吒不是!
敖丙不是!
申公豹也不是!
最终的路怎么走,还要看年轻人自己的选择!
啃老不是目的,啃老也不是归宿,真正的归宿,要靠年轻人自己的去掌握。
当敖光突然意识到自己儿子敖丙长大的时候,他醒悟了,“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给你谋个幸福,但父辈的经验,只是过往!”
这一刻,饺子导演在告诉大家:
父母让年轻人啃老,需要一个期限;
年轻人啃老,也需要有一个尽头!
因为更远、更美好的未来,还需年轻人自己去摸索。
当饺子导演还在孤寂创作《哪吒》的时候,他的母亲,只能默默地等着、看着、期盼着!
当《哪吒》爆火的时候,饺子导演的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压抑在心头的委屈,终于释放了,甚至会忍不住向邻居炫耀,“拍《哪吒》的这个人,是我儿子!”
这些年饺子导演,忍受白眼不容易,他的母亲,更不容易!
所以,年轻人啃老,请想想父母的不易,更要把啃老设定一个限度!
被啃老的父母,他们身上之苦,也许不便言说,但是被别人戳脊梁骨的滋味,被我们“啃食”的过程,一点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