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31日发表一篇文章,标题为《波音的X-32战斗机是一只丑陋的鸟》,作者是哈里森·卡斯。内容编译如下:

当年为参与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的竞争,波音公司开发了X-32作为技术展示机。当然,最终获得合约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35,它后来变成了F-35“闪电”Ⅱ型战斗机。

现在问题来了:在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的竞争中,X-32的丑陋外形是否让胜利的天平向X-35倾斜了呢?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在潜意识层面产生了影响。

X-32被描述为只有它的母亲才会喜爱的飞机,这指的是这款飞机笨拙的外观。是什么让X-32看上去如此与众不同?

首先是进气口。X-32的进气口既不是圆形、方形或矩形,与传统进气口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它看上去像一张嘴,下唇突出的大嘴。这种设计或许很实用——但却不好看。

与之对应,X-32的机身非常矮胖和宽大。大多数战斗机有着线条流畅的优雅机身,而X-32的机身则是圆滚滚的。从进气口到机身,飞机整体看上去像一条鲸鲨——鲸鲨无疑是一种美丽的生物,但这种外形在航空领域缺乏吸引力。

最后,X-32使用了三角翼,这强化了飞机厚重、宽大和笨拙的感觉。

表面上,X-32在联合攻击战斗机竞标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与它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性能有关。X-32的问题在于,在较低的高度上执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时,排气管排出的热气会流回到主发动机,这影响了发动机的推力并导致发动机过热——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性能下降。

未能拿下联合攻击战斗机合约标志着波音公司遭遇重大挫折,因为该合约涉及的飞机数量估计在3000至5000架之间,而且生产出的飞机向世界各地的盟友出口。事实上,联合攻击战斗机合约是自轻型战斗机计划(前一代战斗机计划,投产机型为F-16和F/A-18)以来涉及飞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生产合约。

因为竞标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失败,所以波音只生产了两架X-32。最终,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中标方赢家通吃,把样貌怪异的X-32推到了航空史的边缘。(编译/杨新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