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吉林省蛟河市以创新实践书写信用建设新篇章,通过构建“政务诚信引领、信用监管护航、惠民应用赋能”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功跻身全国信用建设第一方阵。2024年蛟河市在全国383个参评县级市中,城市信用综合排名8月、11月两次位居全国第六名、10月位居全国第九名,均位列东北地区首位。
政务诚信树标杆,锻造清廉政务生态
蛟河市将政务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压舱石”,通过制度创新筑牢诚信根基。组织部门建立全市公务员信用档案,将信用教育纳入入职必修课,开展政务诚信建设“廉洁从政第一课”专题培训,连续三年新入职公务员信用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实施政务公开政策,推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政务信息全量公开,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度连续四年实现100%。这种“制度+教育+监督”的组合拳,使政务诚信成为蛟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智慧监管优环境,信用赋能企业发展
在市场监管领域,蛟河市坚持把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作为加强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能力。对信用优良企业减少打扰,信用较差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发挥信用评价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依托吉林省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累计为守信企业授信超2.19亿元,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这种“守信得便利、失信受约束”的机制,降低了对企业的打扰,提高了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惠民场景创价值,“信用红利”普惠民生
蛟河市将信用价值转化为民生福祉,创新开发11个“信易+”应用场景。为各行业优秀守信主体发放蛟河市民诚信卡,市民凭诚信卡可享受健身年卡7折、购药专属折扣、观影立减等20余项优惠,守信激励覆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信用红利,充分发挥了榜样作用,激发了全民守信热情,有效推动蛟河市志愿服务、助残扶弱、献血捐赠等公益事业积极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社会共识。
数字化赋能治理,构建信用生态体系
依托吉林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蛟河市归集水、电、燃气、不动产、科技研发等32个领域信用数据共计30余万条,为建立企业信用模型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信用中国(吉林蛟河)网站提供公务员查询、信用报告查询、信用修复、政府违约失信、拖欠农民工工资、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严重失信主体查询等信用服务。蛟河市通过实施信用数据工程,将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金融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归集,为行政监管、审批服务、利民便民、企业扶持、基层管理等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让信用数据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站在新的起点,蛟河市将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信用筑基—数据融通—场景赋能—生态共创”的发展闭环,全力打造“信用蛟河”城市名片,以信用促发展,以信用谋发展,用信用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为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蛟河力量。(陈鑫)
来源:蛟河市政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