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总台春晚分会场的灯光照亮太湖之滨,当埃隆马斯克点赞的拈花湾视频刷屏海外,这个以山水园林著称的江南福地,拥有了高光时刻。

2025年新春,滨湖用一场“动员大会”,揭开了发展叙事的新篇章——在文旅IP破圈之后,如何让产业升级的“第二曲线”同样惊艳?

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滨湖召开2025太湖湾科创带滨湖产业发展大会暨项目攻坚动员大会。这场被称作“新春第一会”的会议,没有繁文缛节,只有“拼速度、加力度、上强度、抓进度”的清醒宣言,“项目攻坚”背后是滨湖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渴望。


滨湖并非没有“家底”。药明生物、卓胜微等龙头企业扎根于此;项目承载空间得到有效释放,占地3000亩的连片产业用地“虚位以待”,是市区稀缺的“黄金资源”;“五湾五城”规划重塑蓄势待发……

但滨湖却在追问:新的重大项目在哪里?各板块的标志性项目在哪里?滨湖清醒地意识到:“躺在功劳簿上,就会被时代甩下。”

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会上提出2025年招商引资目标——全年共安排投资项目224个,总投资1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5亿元。其中,列入省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126亿元;列入市重大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516亿元。

这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暗含滨湖产业进阶的深层逻辑。

PART. 01

拼速度

从“军令状”到“落地战”

今年,滨湖将围绕“攻坚”主题,开展一系列高频活动。每季一主题、每月一专场,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再到竣工投产,滨湖要用行动证明,他们不仅能“想在前”,更能“干在先”。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正是滨湖发展最动人的旋律。

全年活动的“首签”在蛇年新春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2月5日,“新春启新程”滨湖区重大制造业项目签约现场,滨湖制造业领域的优质项目,进行集中签约。


6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涵盖了智能装备、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车用电子等领域,既展示了滨湖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丰硕成果,也反映了各位企业家对滨湖区位条件、承载能力、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的认可,打响了开年即冲刺、起步就加速的“发令枪”。

“说明滨湖特别重视制造业企业,希望更多的优质的制造业企业能扎根滨湖。”江苏珑杨科技负责人介绍,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先进氢能核心装备生产项目在活动现场进行签约,企业将重点聚焦氢能领域,拓展产品在航天等系统中的氢能运用。

此外,滨湖“攻坚”季度活动匹配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月度活动聚焦各细分赛道,以项目签约形式,集中展示招商成果。

PART. 02

加力度

向“硬科技”与“新场景”要增量


滨湖的攻坚清单上,既有“仰望星空”的布局,也有“脚踩大地”的实招:

壮大先进制造业。传统制造业要“数字换脑”“机器换人”。力争2025年“两机”产业规模突破80亿元。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滨湖“543+X”产业将瞄准高端领域、前沿技术,大力招引创新人才、创业团队、优质企业和总部机构,打造产业链齐全的“高峰高原”;加快数字电影产业园三期、四期建设,力促微短剧产业发展,打造影旅融合的流量消费场景。

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做优做强AI芯片、AI算法、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优化区域算力布局,力争新招引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企业不少于50家,产业规模增幅超20%。

持续擦亮“文旅+”品牌。做足水韵文章,大力发展水上经济。焕新文化体验,精心雕琢优化荣巷历史街区、统一嘉园、三国水浒城等街区、景区。彰显科技时尚元素,精心推出夜游产品,有机融合文创元素,持续繁荣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健康经济。

PART. 03

上强度

“五箭齐发”路径明


重大项目攻坚,是滨湖今年的“重头戏”。从标杆项目到“两重”项目,从企业入库到“五湾五城”的深耕,滨湖的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蠡湖未来城要聚焦人工智能、绿色循环、国际消费三大产业,打造超级总部集聚地,并加快招引导入更多尖端项目和高层次人才;

红沙湾科学城要以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为龙头,一体推进滨湖高新区建设,围绕院所经济、低空经济、数字影视以及深海空天、信创等重点战新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深远海装备无锡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灵山湾生态城要持续推动生命健康、旅游业向价值链高端延展,用足生态禀赋,做活山水文章,想方设法开拓新产业、引育新动能、增创新空间、形成新支撑,以国家级开发区的担当,进一步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

九龙湾智造城要持续提升智能制造、“两机”、新能源等产业竞争力,推进中天智控总部及无人机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全区乃至全市智能制造高地;用足用好空间资源,加快导入超大体量产业项目,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运河湾现代城要重振“无锡城市副中心”繁荣活力,有序推动征收拆迁和城市更新,精心抓好地块开发,精准招引产业项目,建好用好楼宇园区,大力发展高端商贸、金融、科技服务业,不断提升发展质效。

PART. 04

抓进度

营商环境的“极限挑战”


项目攻坚,本质是营商环境的比拼,细节背后,是滨湖对企业和项目的深情厚意。滨湖提出“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

腾退低效工业用地超1000亩,新增可利用成片工业净地超600亩,为承接重大产业项目备足空间。

完善交通、水电气、排污等生产配套,提优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前瞻布局数据、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切实以高水平的配套服务,吸引项目落地、助力企业发展。

新建特色产业园,打造更多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特色产业园区。

改造传统工业园,推动存量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加快“腾笼换鸟”“拉链建园”。

挖潜楼宇新增量,一方面“盘活存量”,提升楼宇的单位产出贡献;另一方面“优化增量”,持续开展楼宇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入驻。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迭代升级“滨湖之光”人才政策,深入实施“青睐湖湾”工程,不断提升“吾+”人才安居品质,切实为企业提供一流的人才环境。

优化政策衔接集成。建立国有平台招商公司,用好国企创投基金,制定管用解渴政策,为企业“减负”、为项目“添力”、为产业“赋能”。

提升服务专业水平。坚持“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落实重大项目专班、“一对一”挂钩服务等机制,以专业精细的服务,解决难点堵点、提速项目进度,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

BINHU

站在太湖湾畔,滨湖的答案已然清晰——以“每一天都是决战”的姿态,把“项目攻坚”进行到底。

此刻,这片土地上的机器轰鸣声、键盘敲击声、项目洽谈声,正汇聚成一首激昂的“攻坚进行曲”。

未来,滨湖希望听到这样的评价:这里不仅有风景,更有风景之上的无限可能。


来源:无锡广电滨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田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