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坛再起内讧,默茨犯下“大忌”,默克尔再度出山,16万民众爆发抗议,魏德尔还能上台吗?

2月23号德国将举行大选,目前民调排名第一的联盟党突发变故,由于在限制移民法案上与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合作,导致16万民众聚集在柏林街头抗议,该党团的支持率暴跌3个百分点,而呼声最高的基民盟主席默茨也身陷漩涡。除了民众的反对外,同处基民盟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罕见发声,批评默茨为了通过法案,违背了底线和承诺,在选举即将迎来结局之际,这一切为默茨的总理竞选蒙上了阴影。从默茨的立场出发,提出该法案的初衷是好的,在大选前,德国爆发了多起与移民相关的袭击事件,上个月22号甚至发生了2人身亡、2人重伤的恶性案件,默茨提出该法案的目的是回应社会关切,但错就错在与选择党合作。



由于二战等历史因素,德国政界对右翼势力避之不及,左翼和中间派在议会中拒绝与选择党结盟,并拒绝任何形式的合作,这是德国政界的共识和“红线”。但由于执政党不支持默茨的提案,导致该法案缺乏足够票数在议会通过,默茨只能求助于选择党。不难看出两点信息,一是德国的党争已凌驾于国家利益和民众关切,执政党和在野党的针锋相对成为常态,二是选择党党魁魏德尔借到了“东风”,在联盟党无法单独组阁的情况下,如果默茨选择打破常规与选择党联合,魏德尔将在德国政府谋得一席之地,并影响国家决策。默克尔怕啥来啥,此前她曾坚持中间派传统,最大可能凝聚共识,而默茨偏向右翼的做法,对基民盟来说是一大挑战。



在多方重压之下,默茨已做出妥协,承诺基民盟“永远不会”与选择党合作,并抨击选择党违背北约与欧盟框架的价值观,但从民调来看,默茨能否力挽狂澜还很难说。实际上,选择党的多项政策不是不可取,比如他们主张平衡物价、驱逐难民,反对援助乌克兰并支持与俄罗斯合作,这对德国降低通胀、缓解能源危机意义重大,还有利于降低德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减少暴力事件和社会矛盾,这是选择党在民调中排名第二的关键因素。



德国目前陷入了某种分裂,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务实的右翼势力很难执掌大权,而大量民众却愿意把选票投给选择党,未来如果联盟党上台,能够解决问题还好,如果表现不佳,德国政坛的动荡还会继续,发展到最后,不排除选择党扛下重担的可能。放眼欧洲政局,极右翼势力正在崛起,捍卫国家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价值观政治”正走向一条死胡同,导火索或许在美国,一旦美总统特朗普对欧洲加税,不排除欧洲的政局将会出现新的变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