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身着带有鲜红国旗臂章的戎装、身边那匹高大威猛的骏马,怎么也想象不到,笑起来婉婉可爱的新疆姑娘米克热阿依·斯迪克会是一位女骑兵。


△拜城县老虎台乡民兵骑兵连女兵班班长米克热阿依·斯迪克。

“真帅!”看到她在前蹄高扬、鬃毛飘飞的战马背上英姿飒爽的照片,记者由衷地发出夸赞声,这位24岁的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男骑兵更帅!”

近日,正逢全国唯一在编的民兵骑兵连成立60周年,记者走进曾先后被国防部授予“高原雄鹰”“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的拜城县老虎台乡民兵骑兵连,跟随女兵班班长米克热阿依·斯迪克的脚步,了解这支连队光辉的历史、多彩的今天。


△行进与队形方向变换训练。

60年初心如磐

拜城,又称“巴依”,意为美丽富庶之地,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古代联通南北疆的夏特古道、乌孙古道在这里交会。老虎台乡地处拜城县西北部,距离国境线不到100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复杂。

兼任连史馆讲解员的米克热阿依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为戍防边陲、保家卫国,老虎台乡各族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由132人组成的骑兵连。

“第一任连长为牙生·库尔班,他带领民兵从整修训练场到搭建马棚,从设置训练障碍到组织骑兵训练,完成了骑兵连从无到有的建设。”说起第一任老连长,米克热阿依格外崇敬,“连队成立当年,他受到了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当时,由于道路崎岖、山大沟深,再加上机动设备匮乏,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保家卫国,在第一任连长的带动下,老虎台乡民兵骑兵连的规模曾经达960人。

让当地百姓更加骄傲的是,60年来,民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军马走了一批又一批,连队却始终守卫在祖国的天山南麓,架起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就在记者到访前不久,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现任(第四任)连长吐尔逊·尼亚孜因“策马扬鞭戍边关 初心不改保家园”光荣上榜。他也是2023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米克热阿依介绍,吐尔逊·尼亚孜是第三任连长尼亚孜·黑牙孜的儿子。当年尼亚孜·黑牙孜以农民身份被选拔为骑兵连连长,任职40年间,他带领骑兵连活跃在辖区内,完成了一次次艰巨的任务。

“1976年冬天,当地最低气温降到零下28摄氏度,一支30多人的施工队被困在木扎提河对岸。接到消息后,尼亚孜连长迅速集结骑兵连,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但刚结冰的河面非常湿滑,战马一次次地下河,又一次次地退回。后来,60多名骑兵连战士手拉手冲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锋利的冰块将他们的双腿划出大口子,血流不止,但战士们丝毫没有退缩,把30多名施工队员一一背过河。”讲到这里,米克热阿依眼里闪烁着泪光。“正是‘几代人当民兵、父子二人同上阵’的传统激励着一代代骑兵奋勇向前、不断突破。”


△战马卧倒。

十大科目显身手

“稍息——”

“立正——”

训练场上,刚刚登上“中国好人榜”的连长吐尔逊·尼亚孜带领几十位骑兵进行常规训练。一声声高亢的口令既是喊给战士们的指令,也是对战马的指令。

和学习驾驶类似,骑兵训练也分“科目”,分别是稍息、立正、看齐,上马、下马,行进立定与队形方向变换,战马卧倒,劈砍、刺杀,跨越障碍,马上瞭望,马上跳跃,马上救援,分列式。

十大科目,听起来简单,训练起来却非常不易。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卧倒”口令发出,多数战马都迅速“就范”,有一匹马却在原地打着转,迟迟不肯卧倒。骑兵战士一遍又一遍地给出指令,直到驯服它为止。

米克热阿依说,这些科目非常有用,必须练好。比如,马上站立,战士站立在行走的马背上,可以看到更远的情况;马上救援,在奔驰的战马上能够救助其他马匹上受伤的战友;战马卧倒,要指挥着马匹安静地侧卧在地面,以实现隐蔽。其中,战马卧倒是十大科目里最难的一项,米克热阿依初入骑兵连时,在这一项训练中没少吃苦头。“马的体型大、重量大,卧倒时既要及时把脚镫子撤出来,不要硌伤了马;也要人马协调,避免让马压伤了人。”

连队之前的训练中,就出现过没有来得及撤出脚镫子致使战马胆囊破裂而死的情况,非常可惜。


△马上站立


△跨越障碍之过火圈

马背上巾帼更不让须眉

说起自己参加骑兵连的经历,米克热阿依有些羞涩地笑了,“最初,就是觉得骑兵不仅保护群众、卫国戍边,还特别帅。”

大学毕业后,她加入骑兵连的意愿更为强烈。她向做兽医的父亲表达了这一意愿,没想到一向宠爱她的父亲却坚决反对。不仅如此,就连吐尔逊连长也婉言拒绝她的请求。

在父亲看来,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她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没必要吃这份苦;在连长看来,骑兵连的训练艰难甚至危险,男兵尚需长时间磨炼,更何况稚嫩的女大学生。

但这位倔强的姑娘却没有放弃。她一边工作一边练习马术,只要有机会,就主动到骑兵连训练场学习骑兵战术科目。一年后,她终于如愿光荣加入骑兵连。

“那到底辛苦吗?你哭过没有?”当记者问出这句话时,一直笑着的姑娘眼里出现了泪花。

“当然辛苦了!”她说,除去训练中的苦,执行任务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更是不易。2024年2月的一次巡逻路上,她就“差点哭”。她清楚地记着,那天下着大雪,特别寒冷,冻僵的手拉不起缰绳,都不知该怎么办好。“想着同龄人在家中享受着温暖,自己却在冰天雪地严寒中巡逻,就有些想哭。后来很快又想明白了,自己这么不容易加入骑兵连,就是希望能实现梦想、保家卫国,一定要咬牙坚持。”

最终,米克热阿依没有辜负自己的坚持,她不仅以精湛的骑术获得战友们的认可,更是成为骑兵连女兵班班长、“村两委”干部。“早在50余年前,我们骑兵连就有第一代女骑兵知青袁亚芳,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斗志多次参与重大救援,保护了多位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更应该始终保持爱党、为国、为民的情怀,刻苦训练,用实际行动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篇章。”

马背宣讲队 致富领头雁

为乡亲们送急救包、常用药品,在牧区传播党的声音,为游客表演赛马……如今,老虎台民兵骑兵连不仅肩负卫国戍边、应急救援、民族团结进步等任务,更是将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新的工作着力点。他们深入高原牧场、走进百姓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宣讲员”“山间百灵鸟”;他们擦亮“金字”招牌,打造独特的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当地“红色游﹢生态游﹢马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军。

“骑兵连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我们会定期进行马术表演。”看着家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再次表演“马上站立”绝活的米克热阿依非常自豪。

当地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骑兵连景区名片,引导群众经营商铺、民宿、农家乐、蒙古包等,为110余户群众搭建就业“旅游链”,实现246人稳岗就业,月增收2000元以上。

记者离开老虎台乡时,春节已经临近,有的骑兵连战士给乡亲们送去春联、灯笼,有的战士正在向游客和村民展示着精湛的骑术。

天山脚下赛马场上,骏马飞驰而过,留下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记者:李寅峰

文字编辑:奚冬琪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李木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