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轰鸣声、火车轰鸣声、清脆敲击声、电流“滋滋”声,共同奏响一首充满活力的“开工交响曲”,预示着新一年春天里的抢跑。喜悦的节日氛围仍在,成都人的“奋斗模式”已悄然切换。
人勤春来早。2月5日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成都处处涌动着澎湃的春潮。从产业园区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从重大项目到惠企政策,成都以“开弓即满弓”的姿态,向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起步冲刺,展示着“万千气象看成都”的蓬勃活力。
成都东部新区
26个项目启动
总投资超103亿元
2月5日,成都东部新区2025年一季度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四川钜乐泰谷产业园举行。活动中,一季度26个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03.1亿元,涵盖重大产业、民生发展、基础提升等多个方面。
此次集中启动的项目中,超过一半为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中,中核智慧医工研发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由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打造,作为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该项目将推动我国实现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回旋加速器设备国产化,助力成都在高端重大装备领域进一步突破,为成都及四川培育核技术应用重大医疗、科研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
泰谷产业园项目由四川钜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计划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集研发创新、小试中试、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制造装备专业化孵化园区,定向导入浙江惠龙自动化设备、重庆埃皮康测试设备、成都环龙智能机器人等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项目预计2027年2月建成投运。
作为简州新城重要民生社会事业项目,新型产业社区一期(二标段)也将在一季度开工,项目将建设多栋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为简州新城引进企业、落户人才提供高品质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成都轨道集团
在建项目按下“加速键”
7条线路复工复产
2月5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春节假期刚过,成都轨道交通各大重点工程已开足马力忙生产,截至目前,市域(郊)铁路成眉线、成德线、18号线三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7条线路均已复工复产。
“吊带已挂好,检查完毕,可以起吊!”2月4日下午,随着司索人员一声“号令”,第一批盾构管片在市域(郊)铁路成德线韦家碾站盾构井缓缓吊起,并稳稳放于停靠在韦家碾站至凤台三路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口的轨道电平车上,正式掀开该区间春节后的施工大幕。
2月4日当天,成德线8个盾构工点共10台盾构机率先恢复掘进,盾构区间复工率达100%。截至2月5日,该线36个在建工点陆续恢复施工,为全年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边,市域(郊)铁路成眉线全线控制性工程均已恢复施工生产。
为争取“开门红”,成都轨道集团制定了详细的复工计划,倒排工期形成“一站一策”施工计划表,确保人、材、机无缝衔接,顺利实现第四期在建线路复工复产。
成都轨道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梳理各在建线路工程筹划,细化施工计划,高质高效连续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将全力以赴推动实现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高水平开通初期运营。”
同时,成都轨道集团15个TOD在建项目中的42个标段已进入复工复产状态,全力冲刺TOD建设“开门红”。
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预计上半年推出农业机器人
2月5日,四川天府新区的各重点项目、企业相继有序开工,一片热火朝天,用热情点燃新一年的梦想。
开工第一天,中海成都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的管理人员就投入到巡检工作中。
现场,管理人员们手持检查工具,核查施工设备运行状态。“该项目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体,面对项目的复杂性,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智能建造技术。”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机器开工前的巡检,后续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加速项目加快呈现。”
而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团队早早回到各自的岗位,以饱满的热情和状态投入工作。
该中心于去年6月发布首个基于视觉扩散架构的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此后,创新中心陆续首发机器人多模态模型及双臂协作系统、基于扩散架构的高速执行模型等阶段性成果30余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同年10月28日,创新中心重磅首发全球唯三、全国唯一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整机“贡嘎一号”,成功实现“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据介绍,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农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于绿色有机农田;还将推出面向消费领域的文旅机器人“镗钯”,将应用于自主安全巡逻、文旅景区智能导览等场景。
成华区
今年力争引进
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
2月5日,成华区举行“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大会战动员会”,全力冲刺“开门红”。
会议聚焦成华区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明确了全年目标任务:2025年,确保全年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实现外商直接投资1.5亿美元以上。
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一季度,研发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成华区设立西南中心。辐射西南乃至国内外的微度假商业消费新标杆的上海百联股份成都百联公园里项目将实现顺利落地。
此外,千里倍益康、东广人工智能谷二期等项目加快竣工投产。记者了解到,倍益康成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作为成华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新基地将建成高度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整体技术水平也将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最大的便携式深层肌肉按摩仪生产基地。
成华区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2025年,成华经济开发区将全力提升三大主攻产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力争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上规上限企业50家以上;全年引进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项目快建快投,力争实现投资10亿元以上,增幅30%以上,以强劲投资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