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壶关县常平温泉小镇推出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舞龙舞狮、上党戏曲等非遗表演与游客热烈互动,让人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大同市非遗大集启幕,共庆首个“非遗版”春节。
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的“年味儿张家塔”主题活动,将这个古村落装扮得喜气洋洋。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开启“梦回中国年”游园会,重现记忆中的传统年味儿。
永济市虞乡镇土乐村精彩上演非遗项目“空中飞狮”。
乡宁县管头镇樊家坪村广场人群熙攘,表演者口喷熊熊火焰将民俗展演推向高潮。
晋城市皇城相府上演精彩的踩高跷,炫出浓浓的年味。
晋中市太谷区无边寺,市民敲响平安钟,辞旧迎新、祈福纳祥。
盂县南村开心农场演绎的威风锣鼓、扭秧歌、跑旱船等传统民俗节目洋溢着欢乐气息。
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村民舞动火龙,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应县社火过大年”耍出了精气神。
文水县天后岛举行的打铁花表演引来阵阵欢呼声。
昔阳县大寨村村民巡游展示当地民俗,欢欢喜喜过大年。
阳城县郭峪古城高大的城墙楼阁花灯高悬,彩灯连绵,在绽放的铁花映衬下分外妖娆,犹如“天上的街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今年各地年俗活动、非遗社火多姿多彩,欢享南北,如同冬日里的一抹烈焰,燃烧在三晋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将喜庆、祝福、希望都汇聚在这个等待春天的时候。
塞北大同的非遗集市将广灵剪纸、大同铜器、康氏绢人等非遗产品集中亮相,所有的祝福都凝结在手工创作的一个个物件中;河东运城上演的“空中飞狮”融合武功、杂技和戏剧为一体,于惊心动魄中迎祥纳福;西部吕梁年俗文化中的非遗绝技打铁花、火壶、火舞表演,在流光中呈现一场文化盛宴;上党大地长治轮番登场的舞龙狮、八音会、武乡顶灯等,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社火之乡晋中有七大类200余种社火,让五湖四海正月里来在晋中的人们热热闹闹过大年。
春节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重要的文化符号,历经千年,依然牵动人心。一系列红红火火的年俗背后,都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根脉,让这个时间坐标成为我们的精神归宿。我们至心至情制造了许多巧思的仪式,延续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寄托了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饱含着人们祈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