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谈后,似乎向美国敞开了大门,允许美军舰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并透露出可能废除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不再续签的意向。那么,巴拿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中方对此又有何回应?
巴拿马运河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美国历史上一直对巴拿马运河虎视眈眈,甚至曾通过武力手段夺取并控制了运河。尽管如今巴拿马已经收回运河的主权,但美国的影响力和利益依然根深蒂固。此次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首次出访拉美地区就选择了巴拿马,这无疑是对巴拿马运河问题的重视,也是对巴拿马政府的一种压力。
在会谈中,鲁比奥对巴拿马进行了明确的威胁,表示如果巴拿马不进行改变,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这种措辞,结合特朗普曾表示不排除武力夺取巴拿马运河的言论,使得巴拿马政府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巴拿马选择妥协,似乎成了一种无奈之举。
然而,仔细分析美国的真实意图,我们会发现事情可能并不简单。美国似乎并不是真的想要重新夺取运河的控制权,而是将运河作为要挟巴拿马的手段,以迫使巴拿马听从美国的指挥。这种谈判方式,可以说是特朗普时期的典型风格。特朗普习惯于先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对方拒绝,就进行施压,然后再稍微降低要求,营造出一种“各退一步”的假象。而实际上,被降低后的要求,往往才是美国最初就想要实现的目标。
在这次谈判中,美国并没有要求巴拿马交出运河的控制权,而是要求巴拿马废除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并允许美军舰自由通过运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在削弱中巴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美军在拉美地区的存在。考虑到美国现在与中国相比,在基建能力上的巨大差距,这或许才是美国真正的目标。
然而,巴拿马的妥协真的能够换来美国的好处吗?
特朗普追求的是美国利益优先,他并不会因为巴拿马的妥协而对其手下留情。相反,巴拿马的软弱可能会让特朗普尝到甜头,从而在未来对巴拿马展开更多的讹诈和威胁。
那么,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呢?
在巴拿马面临美国压力的时候,中方曾第一时间声援巴拿马,表达了对其主权的尊重和支持。然而,巴拿马最终还是选择了与美国妥协。对此,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表示,中国带给巴拿马的从来都不是恐惧,而是平等、尊重和互利,以及更多的发展机遇。
徐学渊的这番话,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也点出了中巴合作对巴拿马的重要性。与中国合作,巴拿马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而与美国合作,巴拿马可能只能得到恐吓和威胁。更重要的是,徐学渊的话真正符合巴拿马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巴拿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合作伙伴。然而,在面对大国的压力和威胁时,巴拿马需要更加谨慎和明智地做出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有利于巴拿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巴拿马也应该认识到,美国的威胁和恐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