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成都年,万千气象新。蛇年新春,成都的各类文创产品在文博展览、文化活动的带动下,纷纷受到市民游客的热力追捧,文化引力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文创产品正成为游客沉浸式了解成都文化的新窗口。


春节期间文创销售热力十足

2025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武侯祠、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永陵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6家市属博物馆实现文创收入1029.8万元,同比增长9.83%。

其中,成都武侯祠以“千灯绘三国・百戏迎新春”为主题举办大庙会,汇聚仿古祭祀、游喜神方、主题灯展等民俗活动,接待游客77万人次,同比增长5%,来蓉游客纷纷购买文创“伴手礼”,带动文创产品销售收入211.75万元,同比增长40%;大熊猫基地将非遗元素与大熊猫相结合,开展“非遗里的中国,非遗里的熊猫”新春游园会,吸引43.2万人次参与体验;成都熊猫邮局各大门店迎来吉祥物YOYO玩偶、赢麻了冰箱贴等大量文创产品上新,春节期间客流量不断攀升,每天接待游客近1000人次。


熊猫邮局

春节前,成都还首次开设锦里街区“成都礼物”特色门店,汇集博物馆文创、时尚潮玩、非遗手作、农特创意等近百款产品,品类涵盖纪念品、玩偶、文具、饰品、电子产品、食品等,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开店首日人流量达2000人次,为市民游客提供“成都礼物”购物服务专营场所。


武侯祠

文化传承与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

去年以来,成都大力推进文创产品高质量发展进程,成都各大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在文创领域持续发力,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成都的独特魅力。

成都博物馆根据馆藏特色文物元素及展览文物形象,与现代生活、当代艺术审美相结合,不断研发文创新品。博物馆先后与天和银楼、中华铅笔、十三余汉服、川点点、美团、佳能、友邦等多品牌实现跨界合作,“俳优俑冰激凌”“镇水神兽-犀犀盲盒”“花与器文创系列产品”受到广大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热力追捧。在赛事筹办、IP授权、文化增值服务的带动下,博物馆去年文创总销售额7081万元,同比增长44%。


成都博物馆

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大熊猫IP为核心,在大熊猫文创领域深耕细作,与熊猫基地联合开发1200余件以“基地和花”为代表的大熊猫主题周边产品。“花花”系列文创面世后迅速成为“爆款”,并荣获“成都礼物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赛事金奖。同时,企业与兴业银行、泡泡玛特、元隆雅图、中国移动咪咕的熊猫IP跨界授权合作,实现IP授权销售2082万元,去年实现文创产品销售2.1亿元。

文创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逐步提升,游客的消费选择不断丰富,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并带动产业协同发展。在成都,文创产品的成功开发与推广,不仅提升了博物馆及景区的文化影响力,成为当下年轻群体与城市文化链接的新方式,还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文化传承与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成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