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在迈阿密的高尔夫度假酒店,特朗普对着共和党众议员发表演讲。
他计划对中国台湾地区生产的芯片征收关税,幅度可能高达100%。
特朗普认为,美国许多科技巨头都从台湾采购芯片,这伤害了美国的利益,他希望台积电彻底搬到美国。
此前,为了让台积电把工厂搬过来,拜登许下了巨额补贴的诱惑。
对此,特朗普颇为不屑,他说:
我们不想像拜登的荒谬计划一样,给他们数十亿美元。他们已经有数十亿美元了,他们唯独不缺钱,只是需要一个刺激措施,这个刺激将是他们不想支付的25%、50%甚至100%的关税。
至此,台积电迎来当头一棒。
1月13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正式开始投产,也完成了补贴的条件。
——仅仅两周后,就被“赖账”了。
美国梦
2022年底,全球顶级芯片公司,齐聚美国亚利桑那州。
台积电在为凤凰城的新工厂举行典礼,拜登亲自到场祝贺,并在现场激动地宣布:
“美国制造业回来了!”
据媒体报道,台积电美国建厂的投资金额将超过40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案。
拜登身旁,站着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英伟达CEO黄仁勋、苹果CEO库克、美光科技CEO梅赫罗特拉。
当然,还有光刻机龙头荷兰ASML的CEO彼得·文宁。
拜登红光满面,几位CEO也双眼放光,纷纷表示自己的芯片订单将交给凤凰城工厂。
库克似乎已经看到该工厂为iPhone造出每秒17万亿次运算芯片的景象,他说,“台积电在美国设厂,苹果期待未来几年扩大与台积电的芯片合作。”
黄仁勋说,“把台积电引入美国这招太高了,对行业来说,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一步。”
作为主角,张忠谋在讲话里回顾了自己的“美国梦”,他说,
“1987年创立台积电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在美国建立一座晶圆工厂。1995年,台积电在华盛顿州的卡玛斯建了一个半导体工厂,即晶圆十一厂,当时接连遇到了文化和成本的问题,所以我决定晚点实现这个梦。27年过去了,梦想终于有了进展,今天举行的机台移入典礼,代表的是‘开始的结束’。”
说到“开始的结束”,不禁让人想起二战时丘吉尔在阿拉曼战役获胜后的那句名言,“这场战役不是战争的结束,甚至不是战争结束的开始,而可能是战争开始的结束。”
对于芯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说,台积电美国设厂,无疑对美国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典礼上,张忠谋上坦言,“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然而,张忠谋仍然低估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他很快就发现,这块大饼的背后,步步都是陷阱。
大饼
拜登信奉软实力,一开始,他给了足够多的”好处“。
2022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里,画下了527亿美元的大饼,美国将以资金补贴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来推进战后最宏大的产业政策,支持“美利坚治下的芯片产业链”。
为了拿到这笔天价补贴,台积电宣布启动第二期工程,于2026年开始生产3nm制程技术,两期工程的总投资金额增加至400亿美元。
然而,台积电刚申请补贴,美国政府反手就修改了《芯片与科学法案》,针对台积电等外企,设定了“护栏条款”:
台积电不能在中国大陆市场扩产或者增加投资,也不能独享利润,赚钱后需要和美方共享,数据要透明并向美方公开。
总之就是:想拿钱,没那么容易。
首先,你要坚定的站队,别想在中美间左右逢源,不是美国的盟友,就是美国的敌人。
其次,既然你来都来了,把利润交出来,把技术交出来,把数据交出来。
对此,台积电十分愤怒,公开表示“不可接受”。
然而,木已成舟,没有退路,为了拿到补贴,只能继续投资。
2024年4月,台积电再次宣布了亚利桑那工厂的第三期计划,整体投资涨到了650亿美元,以争取美方最高66亿美元补助,以及最高50亿美元的贷款。
在美国设厂,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疫情以来,随着美联储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2022年9月,美国通胀率高达9.1%,一度创下41年高位,也拉高了台积电的成本。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SET的报告数据,台积电美国新厂的建设成本是台湾建厂的至少5倍,比起中国大陆的成本,更是天壤之别。
为了尽快投产拿到补贴,台积电不仅砸了钱,更是拼了命。
2022年8月,亚利桑那工厂一位工程师写到。
人们连续一个月睡在办公室里,每天工作12小时是常事,夜班和周末轮班也很常见,还有随时待命。
终于,在日夜奋战之后,台积电克服了美国建厂的巨大困难。
2025年1月13日,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正式启动了4纳米芯片生产,这标志着台积电首次在美国实现先进芯片的大规模生产。
这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一年,而第二座晶圆厂则计划在2028年投产,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两年。
然而,台积电的补贴梦,做了仅仅两周。
特朗普的“刺激措施”来了,按他的计划,不管是527亿的补贴,还是66亿的补贴,到头来都是一分钱没有。
毕竟,拜登画的饼,和我有什么关系。
台积电必须自己“出钱搬家”,否则就是关税制裁的大棒。
鼻涕和眼泪
2024年11月11日,美国政府正式下令台积电,停止向中国客户供应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
在全球芯片最大市场,服从美国长臂管辖的台积电正在失去技术优势。
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14纳米及以上制程芯片的量产能力。这已能满足大多数应用领域的需求,如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而在7纳米制程上,部分中国厂商也已取得了突破。
而在7纳米以下的芯片销售中,台积电并无优势。
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突破万亿,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超越了服装、纺织品和手机等传统出口强项。
而特朗普的制裁计划,更是逼着台积电把台湾的产能转到美国本土,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
然而,在美国建厂,岂是这么容易的事?
就在亚利桑那厂投产的3天后,1月16日,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在台湾大学EMBA发表演讲,演讲的题目是:
如果没有台积电。
在演讲中,魏哲家谈到了在美国建立亚利桑那州厂时遇到的困难:
“我们在亚利桑那州,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在魏哲家看来,美国建厂有三大困难。
第一是基础设施,美国缺乏建设能力。他称,在美国盖一座房子很了不起。当地人不会建厂,即使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的隔壁有英特尔的厂房,那也是十年前建造的,现在人都流失了。“最后有一半的建筑工人都是从德州找来的。”
第二是化学品供应成本,美国卖给台积电的化学品比起从中国台湾进口,价格为整整五倍。
第三是当地的法律和政府。魏哲家说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个地方当地政府各种法律条规不一样,每次开会都要有市政府的官员、台积电请的专家、台积电。要由台积电发言、共同制定规则才能继续下一步。
“最后一万八千多个法规,花了3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6亿)。”
第四是行政速度,魏哲家指出台积电得以快速进步的原因,就是两年半就可以建造出一条生产线。可是在美国,任何改变都得停下来,用设计图向当地政府申请,等待他们批准。
对此,魏哲家直言道:
“最新技术跑道美国去,你认为可能吗?单单每个事情都要申请,申请完再进来,至少要花掉台湾两倍时间。”
在魏哲家看来,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台积电想把工厂搬过去,都需要五年的时间——刚好比美国总统的任期多一年。
最后是工会问题,魏哲家说:“当初成立工会是很崇高的理想,是帮工人争取比较好的福利,但之后,工会就变得很奇怪。”
在演讲中,他于台积电未来成为“美积电”的可能做了回应。
“门都没有”。
潮流
美国再工业化,何其之难。
事实上,正是上海特斯拉工厂惊人的进展速度,挽救了马斯克在美国十多年都无法解决的产能危机。
而随着美国激烈的通货膨胀,各项生产资料飞速上涨,所谓的“再工业化”,更是变成了一张难啃的饼。
台积电在恍恍惚惚中,一拖再拖,大饼成了梦幻泡影,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也越来越难以左右逢源。
台积电还 在梦中,可是已经有很多工程师开始醒来。
2024年11月,据《法国世界报》报导,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用三倍薪资再台积电挖人。
毕竟,情况已经今非昔 比:大陆的半导体厂商们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开始激烈的挖人。
美国对国内高科技企业——比如华为的制裁,一度给中国的电子产业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然而再之后,美国两届政府都有个问题——他们制裁的太多了,面太广了。
当全国几百家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都遭到制裁时,就不得不抱团起来, 而 上海微电子 出售28nm以上光刻机,也意味着一条脱离美国长臂管辖的芯片产业链正在建立起来。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各项离谱操作让许多台积电的工程师们都感觉到了危机,而大陆的种种措施却让这群半导体工程 师们更加认同。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丰厚的待遇,开始让台积电的工程师们心动。物质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大陆有坚决搞好芯片的决心,给了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有几千人离开台积电、北上支援大陆的芯片事业。
看到这些选择来到大陆的台积电人,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来,时代的潮流,确实已经选择好了它行进的方向。
相信特朗普这一个四年任期结束,这一场艰苦的芯片战争,也将正式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