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暂停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就在昨天的时候,墨西哥与加拿大还统一战线一起对美国进行关税反制,仅仅一天就改变了态度。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社交平台X上用西班牙语发文,宣布美方将暂缓实施关税一个月。她表示,与特朗普及其团队进行了“良好的对话”,并达成一系列协议。据辛鲍姆提到,墨西哥承诺将向北部边境增派1万名国民警卫队成员,主要任务是阻止包括芬太尼在内的毒品流入美国。
作为交换,美国则将加强对高威力枪械流入墨西哥的管控,并暂停关税一个月。她在声明中强调,在这段时间内,美墨双方的团队将开始就安全与贸易问题展开深入磋商,以寻求更加长远的解决方案。特朗普随后在白宫向媒体表示,与墨西哥总统的对话“非常顺利”,并透露计划进行一场“重大谈判”。
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在X上发布的言论: “我刚刚与特朗普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通话。加拿大正在实施我们耗资13亿美元的边境计划——用新的直升机、技术和人员加强边境,加强与美国伙伴的协调,并增加资源以阻止芬太尼的流入。近1万名前线人员正在并将继续致力于保护边境。
此外,加拿大还作出新承诺,任命一位芬太尼问题特使,将把贩毒集团列为恐怖分子,确保边境全天候监控,成立加拿大—美国联合打击部队,打击有组织犯罪、芬太尼和洗黑钱活动。我还签署了一项有关有组织犯罪和芬太尼的新情报指令,我们将提供2亿美元支持。 在我们共同合作期间,拟议的关税将暂停至少30天。”
毫无疑问,这是特朗普可以宣称的一项胜利。
特朗普拿捏墨、加成功
特朗普其实执政的思路比较明确,就是要让地球村的村民发扬风格,替他解决国内问题。对“邻居们”的要求主要是帮助移民问题,让墨西哥管好自己的毒贩。关税就成了最好的武器。具体办法就是先提出加税,然后也不说话,看你拿甚么筹码来换。你出价合适,那就不加或者少加。你要不理,那就把关税加到底。从这点上来看,特朗普确实是谈判高手,出牌以后先不提要求,等着你自己出价,可以说非常有技巧。
客观上来说,特朗普本也未必真的会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下重手。美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很多构建在墨西哥,在墨西哥改造加工再运送回美国。对于美国汽车行业来讲,墨西哥(和加拿大)被视同于美国国内供应链的一部分。
特朗普对墨西哥的关税如果施行,对美国汽车行业及就业都会有显著负面影响,也给了特朗普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加拿大更是为美国提供的是资源、大宗商品——加拿大是美国进口石油的最大提供国。而石油/化石燃料相关产业也是特朗普支持的。说到底,他们之间都并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冲突。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都依赖美国,实力都不强。
所以从根本上说,关税成了筹码,这是特朗普2.0和1.0最大的区别。按照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话:“关税就是一把上膛的手枪,扣不扣扳机另说”。这次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是一样,先把关税大棒举起来,等你“跪”了再谈条件。然后,特朗普关税威胁奏效,他就可以对内对外宣布政治上的成功。
“关税”这把枪并不好用
要这么看,关税确实是个杀手锏。既然关税这把枪这么好用,为甚么之前的总统都不用呢?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加关税能促进制造业回流,解决就业,让美国再次伟大。毕竟历史上美国通过高关税扶持制造业也是常态。比如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关税高达50%,给制造业竖起护城河。还有上世纪80年代,里根主导了对日本电子、钢铁和电单车的高关税,其中电子产品关税高达100%,挽救了美国的半导体行业。事实上,特朗普是麦金利的忠实粉丝,觉得麦金利时代是美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他上任后的一系列操作,比如高关税,谋求对外扩张领土,都是致敬这位前辈。
关税更是把双刃剑,另外一面往往更加致命。关税总会引发贸易战,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总有另外一部分人吃亏,会加剧社会的撕裂。美国的南北战争,自然是有奴隶制的缘故,但其实林肯发布《解除黑人奴隶宣言》的时候,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当时,北方工业党要加关税,保护本国脆弱的工商业。
南方田园派不同意,说加了关税就得买你们质次价高的工业品,而且种植园的棉花主要卖给英国,如果人家对等加关税,吃亏的可是这些农场主。闹得最凶的时候,南方几个州一度脱离联邦,要单独跟英国做买卖,这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后来的南北战争。北方工业党南下打南方地主,实施了新关税。
特朗普1.0时期也有这个问题,当时的关税还是重点进攻,主要是对钢铁、铝等金属原材料加关税,明显是照顾铁锈带的那几个州。不过对于制造业厂商来说,提高原材料关税就是噩梦。比如福特汽车就深受其害。还有军火商雷神公司,在中国有超过2000家供应商,所以跑到国会“哭诉”,要求政府给补贴。
最倒霉的是那些农业州。由于主要农产品就是卖给中国,结果特朗普加关税粮食卖不出去,农民到处闹事,农业州的议员也给特朗普施加压力。特朗普后来前前后后给了几百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所以加关税只有受保护的那几个行业得利,其它人都跟着难受,平衡不了关系那就是各种闹。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这样做也无法带来制造业回流。现在的美国早就不是当年的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空心化,这个原因很多。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产业工人规模缩小,这是资本主义再加全球化发展到极致的结果。全球分工后,金字塔的顶端就是亲资本,排斥劳动,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情况下,加关税的后果就是产业链转移,那些工厂可能去墨西哥,可能去越南,去马来西亚……但就是不会回美国,因为美国已经没有制造业的土壤。特朗普1.0时期,就有一部分中国产业就转移到墨西哥,导致墨西哥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加大,其实就是中国把一部分外贸红利分给了墨西哥。所以加关税这事也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所以,加关税这个事情,吃力不讨好,一不小心还得出很多社会矛盾。但不论如何,特朗普一顿騒操作下来,加拿大和墨西哥败下阵来,确实是特朗普的成功。
同样操作能否换得中国要价?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的关税行政令,针对了三个国家、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败下阵来,这招对中国好用吗?
尽管彭博经济研究估计,额外征收10%关税可能会击跨40%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危及中国0.9%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中国产品价格优势大、替代性小,即便特朗普要在原有约20%关税上加征10%,“中国制造”面对30%关税仍具竞争力。而且,在特朗普1.0之后,美国的贸易只占中国逾11%,美国市场对中国没那么重要了。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在面对美国的贸易施压时,有更多的缓冲空间和调整余地。而且,根本上来说,中国与加拿大、墨西哥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同美国的经贸关系也完全不同。
2025 年,中国外交有一个霸气的用词“好自为之”。美国应该明白,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内病外治、“卸膊”推责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这招对中国更不好用。
当然,关税战对中国经济不可能没有影响,特别是如果日后层层加码。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得靠内需。要知道,美国历史上能熬过几次经济危机,就是因为有一个庞大消费群体。道理是一样的,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消费能力,就会高度依赖外贸和投资,所以拉动内需非常重要。从根本上来说,现在中央大部分政策都是为了修复“消费”这辆马车,这才是应对关税讹诈的终极解决方案。与人过招的最高境界,就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说到底,内因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