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举行。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艾学峰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当前,广东产业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借这场开年第一会发布《计划》,广东意在对接下来一整年的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产业结构优化仍是各项工作的“轴心”,围绕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广东计划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数字技术赋能行动、区域协调协同行动、产业开放合作行动、优质企业引育行动、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资源要素保障行动等八方面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艾学峰表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对照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明确目标完成时限。据了解,广东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广东发展,携手共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集群培优

产业是广东2025年工作重点。据悉,今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占比50%;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钢铁五大类产业项目380个,年度投资额1658亿元。

《计划》也提出将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传统、新兴、未来产业均有关照。

艾学峰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抓实产业集群发展,广东将充分发挥好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链长制和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省级工作专班的作用,由各产业牵头部门强化统筹,推动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企业领域生态优化等工作,加快培优做强一批重点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广东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抓好石化产业链延伸,推动钢铁行业整合升级。《计划》中的数字技术赋能行动也是为了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广东做强做优自主基础软件生态,加快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全年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传统行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不能落。”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红表示,《计划》将“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将培优做强一批万亿级传统优势产业,用好技改关键招,力争2025年底实现4000家以上重点行业的链式改造。

在新兴产业领域,广东将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扩量提质,深化全省低空空域改革,丰富低空经济发展场景。

同时,广东还将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争创1—2个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以商业航天为例,广东计划引进和培育6—8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建设3—5个商业航天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与发射卫星、运营与应用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此外,企业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计划》还提出了优质企业引育行动,2025年广东计划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新培育3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科技创新强基

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均离不开创新。因此,《计划》提出的第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

2025年,广东将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启动研发攻关项目,首批推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级中试平台,打造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

“基础研究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

近年来,广东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成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通过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加快对人工智能、量子等新兴和前沿领域的前瞻布局,增加源头技术供给,实现了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在科技成果落地阶段,广东围绕量子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同时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等产业聚链成群、集群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此外,金融赋能对于科创发展必不可少。2024年,全省科技信贷余额预计超过2.7万亿元;科技保险预计超3.8万亿元。

吴世文介绍,近年来,广东通过建设粤科发布、科技创新专板、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有效打通了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激励式的金融服务。

产业开放合作

2024年,广东外贸迈向9万亿元标志性大台阶。对于外向型经济的广东而言,外贸关乎产业下游市场需求是否充足。

对此,《计划》提出,广东将实施产业开放合作行动,继续推动“粤贸全球”“粤贸全国”,举办或参与300场以上境外展会和200场左右国内展会,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同时,积极拓展外贸新增长点,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力争全年破万亿元。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也表示,2025年,广东外贸将继续走在前列,为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广东将加力开拓市场,特别是东盟、中东、中亚、非洲、拉美等市场,组织300场以上“粤贸全球”展会,这一目标比去年增加了30多场,参展支持力度也将加倍,计划带动不少于3万家企业参展;同时,培育外贸新动能,做深做实“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

在企业服务方面,广东计划遴选培育100家左右省级外贸骨干企业,省市联动加强产业、财政、融资、通关配套支持,开辟商务人员签证“绿色通道”,便利企业出海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信贷信保支持,协同金融机构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覆盖面,特别是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的承保支持力度,全额支持中小微企业投保费用。

外资企业也是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4万家,其贡献了全省1/3左右的进出口和规上工业增加值。

2025年,广东也将进一步吸引外资落地,朱小军重点介绍了三方面政策。

首先是外资专项资金奖励政策,在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最高可获得1.5亿元奖励。近期,广东将对第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

其次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近年来,广东先后评选三批6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今年还将开展第4批总部评选。

最后是医疗、电信领域的开放试点政策。2024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获国家批准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广州、深圳获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此外,2024年10月,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地区。

朱小军表示:“广东将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把握试点机遇,在省内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