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1月24日,美国新一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和中方通话。通话中,鲁比奥表态称,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这句话一出,让民进党当局最近的“努力”,看起来像个笑话。台湾地区主要通过游说的方式,影响美国涉台政策的关键决策人。其中,美国国会议员管涉台立法,这会动摇美国涉台政策的根基,美国行政机构官员管即时的、当下的具体政策。台湾地区的游说是长期的、制度性的,而特朗普恰恰是一个喜欢打破制度的人,这给台湾地区的长期游说带来了变量。
特朗普(资料图)
被特朗普任命为负责战略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的奥斯汀・达默,曾经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与欧洲相比,亚洲对美国利益更为重要,台海的确是美国的重大利益所在,但并非生死攸关,即使台湾地区“失守”,美国民众仍能继续安全、繁荣且自由地生活。奥斯汀・达默曾经在2024年8月作为智库成员窜访过台北,但即使如此,他当时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美国不会为保卫台湾地区而“折断自己的矛头”。
据海峡导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表示,将会对进口美国的基础金属、芯片半导体等全面课征关税。由于中国台湾主要为全球芯片代工,特朗普也特别点名台湾地区在芯片市场占比达98%。岛内舆论担忧,特朗普的目标可能很明确,芯片产业必须把大量产能搬去美国,关税大棒也很快就会敲下。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发言人郭雅慧也在除夕夜(28日)紧急回应,宣称美台双方长期在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上,“互助合作且互信良好,关系紧密,共创双赢”。
2月2日,岛内所谓的“驻美代表”俞大㵢又进一步跟美国“套近乎”,他声称,台湾地区生产的半导体不是商品,而是生产链的一部分,即由美国设计,台湾地区企业使用美国精密仪器制造,再转交给台湾地区代工厂商拼装到机器上,拿到市场上销售。他宣称:“台湾地区不是竞争者,反而能在AI产业上助美国壮大。”当然,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对加拿大、欧洲等盟友都不会放过,台当局当然也不可能寄希望于自己能够“幸免”。如今,反而是赖清德开始转变态度,开始主动喊话两岸要对话交流。
台积电总部(资料图)
兴建一座芯片工厂通常需要数年时间,而对中国台湾制造的芯片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导致许多半导体产品的价格上涨,例如NVIDIA显卡、苹果iPhone和AMD处理器,这些产品很多都来自台积电位于中国台湾的晶圆厂。
但是,台积电制造芯片通常不会直接出口到美国,而是送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那里组装成消费性电子产品再运往美国。所以,具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将取决美国贸易官员如何执行这项关税政策。
对此,国民党民代李彦秀表示,面对“特朗普2.0”来势汹汹,民进党当局不能再继续装睡了。李彦秀指出,昨天台经济主管部门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的“信心喊话”,不仅显得毫无力量,更与特朗普的谈话严重错频,“关税”与“不可预测”是“特朗普2.0”最大的风险。特朗普喊话的目的究竟是谈判策略“多收一点保护费”,还是真的有可能实现的“巫毒贸易政策”,美国亲密的贸易伙伴反而成为关税报复最直接的受害者。
中国台湾(资料图)
至于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他的态度很暧昧,说白了,特朗普这段时间专注于大国外交议程,尤其是在中美互动这块,他如果想在100天之内,收到中国的访问邀请,从特朗普本人,再到手下的团队成员,就必须在台海这个方向做到谨言慎行。所以他主张,美国不应该过多地卷入台海问题,甚至是因为所谓的“保卫台湾地区”,就损害自己的战略利益。对于这一表态,民进党当局只能选择装聋作哑。这似乎也说明,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内部“弃台论”的声调有所上扬。
也让外界看清了特朗普的真实态度——他对台湾地区并没有多少感情,更别提什么所谓的“价值观认同”。在他眼里,台湾地区不过是个能赚钱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态度,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也就不难猜了。未来几年,他很可能会继续加大对台军售,赚一笔是一笔,但绝不会真心实意地保护台湾地区。打个比方,这就像是卖保险的,保单卖得越多,赚得越多,可真出了事,赔不赔另说。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1月底。有传言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调整对台政策,可能会削减对台当局的直接军事支持
美国援助台湾地区的军事装备(资料图)
特朗普的这一系列操作,直接给台湾地区泼了一盆冷水。从2025年1月到现在,台湾地区当局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来自特朗普团队的明确支持。反而是中方在这一阶段占据了主动权。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台湾问题很可能会从过去的“台湾牌”转变为真正的“台湾问题”。对中方来说,台湾问题不是一张牌,而是主权问题,不可能用来做交易。对于特朗普来说,台湾问题似乎也不再是他优先考虑的方向。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博弈,注定会影响接下来的中美关系走向。
只能说岛内一些人仍然在自欺欺人,幻想着美国能够“留一口汤”,让岛内保留半导体产业。台当局还想跟美方“双赢”,实际上特朗普政府的“双赢”就是自己“赢两次”,保持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从这里其实就不难窥见,在美国的“餐桌菜单理论”中,台当局也不过是桌上的一盘菜,就算是掏空口袋向美国奉上政治“献金”、购买美国的武器军备,最终也逃不过沦为棋子的命运。这其实也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也很清楚两岸统一之势不可阻挡,“台湾地区”这张牌对美国的价值正在递减,随时可能抛弃
特朗普的强硬姿态,很可能会对岛内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是其经济命脉,一旦被美国进一步压榨,岛内产业链可能面临重构压力。而对于台当局来说,如何在“大哥”面前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大考验。
有些人总喜欢说“美台关系牢不可破”,但现实却一次次打了这样的脸。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只是开端,未来的博弈还会更加激烈。有人说,特朗普的这场“豪赌”,最终或许会让台湾地区成为输家。而真正的赢家,可能只有他自己罢了。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资料图)
“最新技术跑到美国去,你认为可能吗?”魏哲家质疑道。他指出,若想将台积电的整条生产线搬迁至美国,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这在快速变化的科技领域是不可想象的代价。因此,尽管有美国政府的施压,台积电搬迁至美国并非易事。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直言,民进党当局若继续“倚美谋独”,台积电终有朝一日会变成“美积电”,最终损害的是岛内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利益。台湾地区要想在世界产业链中保持其关键地位,唯有两岸携手合作,壮大中华民族经济,这才是一条通向持久且光明未来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