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地涡旋发威:寒潮席卷东北

随着1月的寒冷结束,2月初的寒潮再次席卷我国,且此次寒潮的强度与影响范围都远超之前。与之前不相同的是,本次寒潮的源头来自北极涡旋的南下并直接带入极地的冷空气,极地涡旋的活跃使得冷空气逐渐从北极圈进入我国,并迅速影响到东北地区。随着北极涡旋的再次发力,它将北极圈内的寒冷空气带到我国东北,寒潮的影响逐渐扩展至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2月5日早上,极寒的空气主体已经到达大兴安岭至贝加尔湖之间,温度骤降至-40°C以下,甚至在图里河地区出现了-42.8°C的低温。哈尔滨也不例外,气温跌至-30.7°C,成为今年第一个跌破-30°C的省会城市。尤其是内蒙古草原地区,温度进一步下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接近-35°C的低温。随着极地涡旋的继续南下,寒冷的气流不断推进,这波冷空气让原本寒冷的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寒潮的主力来自于冷高压的增强与极地涡旋的互动。当冷高压从北极地区快速推进并稳定在我国东北上空时,它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南传播,迅速带动了我国北方及东北的大幅降温。此次寒潮也推动了风速的增加,大风继续加剧局部地区的低温影响,同时也加强了降水过程,特别是华北、黄淮及东北地区都迎来了强降雪,气温剧降,北风呼啸,给出行带来严峻挑战。



二、寒潮蓝色预警发布,降温幅度将超预期

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南下,2月6日寒潮正式影响华北、黄淮、华东等地区。中央气象台在2月5日早间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预计寒潮将在接下来几天内继续增强。冷空气的路径逐渐南扩,影响范围逐步加大。此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的部分地区将经历6-8°C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甚至达到10°C以上。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降温幅度在4-6°C之间,个别地区会出现7~8°C的降温。



由于寒潮主力的强度逐渐增强,随着南北气流对抗加剧,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交替导致了雨雪的变化。南方的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尤其是西南和江南西部一带,部分地区甚至再次出现了下雪的概率。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中北部的气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昆仑山地区降温幅度甚至达到12°C以上,这进一步加剧了天气的变化。



这次寒潮来势汹汹,不仅带来了降温,还伴随强风、降水。风力的增强、降水的加剧和气温的迅速下降共同作用,使得部分地区的低温进一步加剧,寒冷的气流将持续到2月9日,届时气温将创下今冬最低点。尤其是黄淮地区,部分地区的积雪将对交通造成阻碍。降水天气也开始在华北、东北逐步加强,而南方的湿冷天气也使得这些地区的气温表现得异常寒冷。



三、冰冻线或再次深入广东,后续回暖可能重振旗鼓

寒潮的强度在2月8日至9日达到顶峰。随着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冰冻线将下移至贵州南部与江南南部一带,-10°C线将覆盖关中盆地及黄河下游地区。此时,华北、华东以及江南、华南部分地区的气温将创下今年冬天的最低点。气温骤降和强烈的大风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面临严寒的气候挑战。



随着极地涡旋的影响逐渐消散,寒潮的持续性开始减弱。预计在2月10日以后,寒潮的势力将逐渐衰退,冷空气的影响将告一段落。这也意味着我国最冷的时刻即将过去,随之而来的将是气温逐步回升的大回暖。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消退,暖湿气流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此时,气温回升将变得更加明显,预计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有显著回升,局部地区甚至会出现如春天般温暖的天气。随着春天的到来,冷空气的退散为我国带来了湿润、温暖的气候。



我们在此提醒此次寒潮对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的影响非常强烈,不仅带来了剧烈的降温,还有强风和降雪天气的伴随。虽然寒潮过后气温会迅速回升,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和气温的急剧波动给交通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不便。大家在出行时需要注意气候变化,尤其是在降雪和大风天气期间,保持警惕,确保安全。在寒潮过去后,全国大回暖将来临,这也预示着冬季严寒的巅峰即将结束,温暖的春天会如约而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