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1月,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举行,引发国际关注。可近期日本一系列动作,却让人怀疑其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
2024年10月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后,中日关系迎来转机。同年11月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就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这一会晤意义重大,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是近年来中日高层互动的重要里程碑,也让外界看到中日关系改善的曙光。
岩屋毅(资料图)
紧接着,2024年12月25日,日本外相岩屋毅访华。这是自2023年4月以来,时隔1年零8个月日本外相再次访华 。双方进行长达3小时的深入交谈,岩屋毅在会谈中承诺在历史问题上秉持“村山谈话”立场。这一承诺对改善中日关系至关重要,历史问题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敏感因素,日本在这方面的表态,让中方看到其改善关系的一丝诚意。
步入2025年,日本在改善中日关系上动作不断。1月,由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带队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并举行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这一机制自2018年10月中断后,时隔约7年重启。期间,代表团与中方各层级深入交流。同时,据国防部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于1月中旬访问日本,与日本防卫省、自卫队联合参谋部领导会面并参访军事单位。这一系列高层互访与交流活动,表明中日两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多领域沟通渠道逐渐拓宽。
从这些外交动态看,日本在积极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似乎要与过去对华强硬态度告别,构建新的双边关系。然而,事实真如此吗?
石破茂(资料图)
就在日本积极示好中国的同时,却有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在南海问题上,日本表态改善中日关系后,却前往菲律宾“助阵”,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存在一些争端,日本此时介入,明显是向美国表明忠心。日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在维护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同时,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这种两面派做法,严重损害其在改善中日关系上积累的信任。
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虽然外相岩屋毅承诺秉持“村山谈话”立场,但过去日本多次通过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歪曲和美化侵华历史,拒绝深刻反省战争罪行。2025年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日本能否真正以正确态度对待历史,还需打个问号。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症结,若日本不能彻底反思历史,中日关系难以真正健康发展。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积极推动中日关系改善,背后有着复杂原因。从国内形势看,日本经济面临困境。近年来,日元持续贬值,国内进口成本大幅上升,通胀压力加剧。在2024年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遭遇失利,石破茂政权面临巨大执政压力。日本经济界长期呼吁改善对华关系,中国作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广阔市场为日本企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能助力日本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缓解经济困境。
在国际层面,全球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特朗普2.0时代”来临,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现象加剧,对外政策出现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与盟友关系因贸易、军事等问题产生分歧,内斗日益加剧。日本作为美国传统盟友,面临被边缘化风险。日本深知单纯依赖美国难以保障自身在国际舞台地位与利益。加强与中国合作,不仅可获经济支持,还能在外交层面赢得更多回旋余地,提升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石破茂(资料图)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日关系不可触碰的红线。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事实。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日本必须严格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一系列政治文件原则,坚定尊重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不做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的行为。
历史问题是横亘在中日关系间的重要障碍。在2025年特殊时间节点,石破茂可能发表所谓的“石破谈话”,其内容对中日关系影响深远。日本应借此机会,深刻反思历史,以真诚态度面对过去侵略行为,而不是试图淡化、歪曲历史事实。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赢得周边国家信任与尊重,为中日关系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一直秉持欢迎友好往来、坚决反对挑衅的态度。积极推动与日本在经贸、人文、科技等诸多领域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局面。也希望日本以实际行动回应中方善意,摒弃“两面派”做法,切实维护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在日本释放一系列访华积极信号背景下,双方应抓住历史机遇,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等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加强沟通,达成更多共识。
石破茂(资料图)
中日关系发展,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对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希望日本清醒认识这一点,以更加务实、真诚态度与中国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开创更加美好未来。但就目前日本种种行为来看,其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有待进一步观察,中方需保持清醒,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