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宝妈讲了一件事,听完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带着儿子去朋友家做客,席间,几个小孩在一起玩玩具。

她儿子明明很喜欢其中的一辆小汽车,却主动让给了其他孩子,自己只在一旁默不作声地看着。

宝妈看到后,心里满是骄傲,回头跟我感慨:“我家孩子情商真高,不和别人争,特别懂事。”

但听完后,我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孩子是真的懂得分享,还是习惯了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让步”“懂事”“不争不抢”,就以为是高情商的表现,甚至会觉得,比那些撒泼哭闹的孩子“更有教养”。

但实际上,这种现象往往源于孩子的“隐形缺爱”。

孩子的3种行为,明明是缺爱,父母还骄傲地以为是“情商高”,太可悲。



一:总是让步,不敢争取

有些孩子,从小就学会了退让。

不管是吃的、玩的,哪怕自己很喜欢,也会主动让给别人。别人抢走了,也不吭声,甚至会笑着说:“没关系,你先玩。”

大人看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养了个“懂事”的孩子。

可孩子真的开心吗?

有些孩子之所以习惯让步,是因为他们从小被教导:“你要大方一点,不能和别人争。”

更糟糕的是,有些孩子在家里一直被忽略,他们发现,只有自己不添麻烦,才会得到爸妈的夸奖。

他们不是不想争,而是不敢争。

久而久之,他们的“懂事”成了一种习惯,长大后:

★在学校,别人抄作业,他不敢拒绝;

★在职场,该争取的机会,他不敢开口;

★在感情里,明明受委屈了,也不敢说出来,怕对方不开心。

这不是“情商高”,这是一种“委屈型人格”,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让别人不高兴。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味忍让,而是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也能勇敢争取自己想要的。



二:过度懂事,报喜不报忧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明明遇到难事了,却从来不愿意开口?

●有些孩子生病了,硬抗着不说,怕爸妈担心;

●有些孩子被欺负了,忍着不哭,怕爸妈责怪自己;

●有些孩子考试考砸了,自己偷偷躲起来难过,也不敢找人诉苦。

这些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要惹麻烦,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麻烦别人。”

于是他们渐渐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报喜不报忧,即便受了委屈,也不敢向最亲的人求助。

那些看起来特别“懂事”的孩子,心里也许藏着一座孤岛,他们害怕被责怪,害怕让大人失望,所以连自己难过都不敢说出来。

可是,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他们需要情绪的出口,需要被安慰,需要被接纳。

真正的情商,不是把所有情绪憋在心里,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表达、该寻求帮助。



三:习惯性迎合,不敢拒绝

有些孩子,特别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当爸妈情绪不好时,他们会立刻安慰;

●当爸妈生气时,他们会赶紧道歉,就算自己没做错;

●每次做决定前,他们都会先看看爸妈的反应,生怕自己选错了。

这样的小孩,总被夸“懂事”“贴心”“特别会体谅人”。

但其实,他们不是天生会体谅人,而是害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别人,害怕自己做错事,让大人不高兴。

★他们害怕拒绝别人,因为怕被讨厌;

★他们习惯了迎合别人,因为怕自己不够好;

★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讨好型人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长大后,他们在朋友面前、在工作中、在感情里,都会习惯性地迎合别人,哪怕自己不愿意,也不敢拒绝。

可是,一个总是迎合别人的人,活得会很累啊!

真正的高情商,是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能勇敢表达自己,不让自己受委屈。



四: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太懂事”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太懂事”,请别急着骄傲,也许,他只是害怕被忽视,害怕让你失望。

真正的高情商,是:

✔ 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但不会委屈自己

✔ 能理解他人,但也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 有同理心,但也有自己的边界。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让步、过度懂事、不敢拒绝,请告诉他们:

☼“你可以拒绝别人,也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爸爸妈妈会一直支持你,不管你高兴还是难过,我们都愿意听。”

☼“你的需求也很重要,不需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

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很重要,他的需求应该被看见,他的世界里,不能只有迎合,而要有自己。

只有真正被爱和接纳的孩子,才会成长为真正高情商的人。

孩子明明是缺爱,却被误以为是“情商高”,这种情况你见过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