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有人看了那天春节期间的四个重磅话题之后,问了我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他们家孩子要不要去留学。
那么这个读者,主要的顾虑是孩子日后回不回来。
一般来讲,留学的目的就两种,一种是不打算让他回来的,这种赴美留学的比较多。
因为这个世界上严格意义上讲,整个西方世界里就一个大国,美国。
其他的都不是移民的最终目的地,只能算中转站。
你送孩子去澳洲,他就算找到工作待下去了,他的孩子呢?好找工作么?
最终还是会去美国的。
我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你把整个西方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合并在一起,看成是另一个版本的中国。
美国相当于这个合并后的国家里的什么?东南沿海。
你去看国内,无论你这一代选择在哪里,几代人之后,不往京城流动,一定往两三角流动,往珠三角,长三角流动。
人口流动示意图,就这么个长期走势。
当我们把西方整合在一起的时候,美国其实就是里面的东南沿海,或者说,移民的终点站。
其他西方国家,都只是中转站。
所以你去观察,赴美留学的,往往是奔着想要拿卡,想要找工作,想要留下。
赴英留学的,往往是什么?是要回来的。
也就是说,你上来要有终局思维,你最后到底要个什么结果?
你是要孩子出去,将来你也跟过去养老,还是说,希望孩子读个书,最后再回来发展。
这个一定要在最初的时候就做决策,否则将来遗祸无穷,大人,孩子都痛苦,几代人的痛苦。
那么我们这个提问的读者,他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回来。
那这件事就很简单了,假如你娃真能考个985的热门专业,估计你也就不想让他出去了。
他考不出,所以你才想到让孩子出去,以相对低的成绩进入一所等同于国内985以上学校的地方,去读个书。
是这个诉求对吧?
很简单,你怕他不回来,就对他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知子莫如父。
我打个比方,比如射雕里面的郭靖,你知不知道郭靖的养父成吉思汗这辈子最后悔的是什么?
就是送郭靖去南宋留了个学,结果一去不回。
不要相信什么李萍成天给郭靖做思想教育,让他不忘本,不忘出身,不忘根,于是他长大后如何如何。
那些都是小说家的说辞。
没有几个人的忠诚,是靠这东西,能教育出来的,没有。
真正影响绝大多数人的决策的是什么?
就是他和谁生活在一起,他周围都是些什么人,他与周围的人一起做过的事儿,一起有的经历,乃至彼此之间产生的羁绊。
这个东西,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产生了什么样的共同经历,是决定他归属感的根源。
雍正王朝里丰台大营的兄弟们跟着十三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听十三爷的,难道听你成文运的?
就这点事儿,没别的。
你换谁像杨康那么长大,都不可能对大宋有归属感的,基因换成郭靖的,照样没用。
因为杨康从小到大,都和完颜洪烈在一起,都和梁子翁,欧阳克那帮人在一起。
大家彼此行动,共同策划,经历了无数的人生片段。
你丘处机干过什么?来传了个武功心法,三年来考察一次学习进度?
那他怎么可能认同自己是全真教的弟子呢?
郭靖也是这样的,他打小的师父是哲别,养父是成吉思汗,兄弟是托雷,青梅竹马的是华筝。
大家一起掏鹰窝,一起养大的白雕,一起作战,参与蒙古部落的统一。
所以郭靖对蒙古一定有非常非常深厚的感情。
我们讲四大铁,一起,一起,一起,一起,人只有一起,才会有感情,才会有羁绊。
但是,你注意,郭靖的师父们和杨康的师父不一样,杨康的师父几年来一次,见个面就走。
郭靖的师父可是在草原上日日陪着他,陪了整整十年。
你甭管武功有没有教会,这份陪伴是什么?就是羁绊。
郭靖18岁的时候对南宋绝对没啥感情,但是,对七个师父,绝对有感情。
如果说这期间还是五五开,那么接下来,成吉思汗做了很愚蠢的一个决定。
他允许郭靖南下为父报仇。
他觉得让郭靖赴南宋留学没啥不好,郭靖本来就是宋人,地界熟悉,学成归来,更能壮大蒙古。
但是成吉思汗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经历,对人的影响。
郭靖这孩子,到了南宋,遇到洪七公这样的大佬,倾心传授,遇到黄蓉这样的奇女子,生死与共。
他经历了那么多生生死死,你这个时候,还能靠养父两个字,把他唤回来么?
不能够了。
真正把郭靖留在南宋的,是他在南宋期间遇到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儿。
他和华筝不是没有感情,可是再青梅竹马,也经不起与黄蓉那么多生死与共的患难中建立的感情。
后者,冲散了前者。
他和成吉思汗之间不是没有养父子的感情,可是感情再深,也架不住洪七公这样的老师,南帝这样的前辈,欧阳锋这样的对手,一轮轮的冲散。
这事儿无解的。
何所谓人生?一坨时间而已。
如果你能修仙,你能有十万年的寿命,那我告诉你,即便你现在最看重的亲情,也经不起考验。
你和你爹妈才几十年的缘份,你和你娃才几十年的缘份,在十万年面前是什么?
弹指一挥间。
所以,这件事没法子的,影响一个人的,是经历,因为所谓人生,本就是时间构成的。
经历取决于人的能量密度,洪七公就很大,黄河四鬼就很小,然后怎么样?
然后乘以相处的时间长度。
所以我那天在第一个话题里面就在讲,所谓的培养孩子,不可能是所有的家长,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那是瞎努力。
人一定是因材施教的,那么你给娃做决策,也一定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你要评估留学, 那就要先评估你娃。
如果你娃是郭靖这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放出去留学,很可能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他在国外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以及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冲淡你们做父母的,对他的羁绊。
反之,如果你儿子是射雕中桑昆这种,那你放一百个心。
他去留完学,绝对回来跟你混。因为没人待见他的,也就你们亲生父母当个宝贝。
我讲的这个不仅限于留学。
包括我知道有些做父母的读者,不希望自己的大宝贝离开长三角,珠三角,不知道该不该异地读大学,都是这个判断标准。
你那孩子如果招人稀罕,就别放出去,省得与外省产生过多的羁绊。
如果不成器,只管放出去,绝对混不下去,绝对回来,放一百个心。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