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好“东大门”(主题)

00后海事执法人员春节海岛驻守(副题)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今年除夕,00后上海小伙尹治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作为吴淞海事局绿华山海巡执法大队的一名执法人员,他驻守在距离上海东方明珠120余公里的嵊泗县绿华山海事监管基地上,对进出上海港的船舶进行动态核查。“我们这里是上海港的‘东大门’,能够在春节这一重要的时间点,为上海港平稳有序运转作出微薄的贡献,既是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尹治说。


尹治。受访者供图

全力保障重点水域通航秩序

今年春节,“爱达·魔都”号、MSC“荣耀”号、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光谱”号、星旅远洋“鼓浪屿”号和“蓝梦之歌”号五艘国际邮轮计划在吴淞口推出9个航次,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运营以来邮轮航次最多、最繁忙的春节假期。市民游客乘坐邮轮欢欢喜喜“海上过年”的背后,少不了海事部门的辛苦保障。

尹治所在的吴淞海事局扼守长江入海口,监管水域4000余平方公里,覆盖吴淞口、长江口和长江深水航道,属于全国水上交通“六区一线”的重点水域,是横贯东西的水运大动脉、辐射全球的交通枢纽、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关键节点。而他驻守的绿华山海事监管基地非常偏远,位于嵊泗的一座海岛上,每次上岛、下岛都要“舟车劳顿”。“我家在上海,每次上班要先坐大巴车到洋山,然后坐船到嵊泗,在嵊泗再换另一班船到我们这个海岛上,单程要八九个小时。”

作为海巡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尹治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采用电子巡航、登轮检查等形式,对进出上海港的船舶进行动态核查,维护船舶的航行安全和通航秩序,“邮轮、散货船、集装箱船等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尹治说,绿华山海事监管基地可以说是上海港的“东大门”,而他们的职责就是切实筑牢进入上海港船舶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吴淞海事局充分利用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强通航密集水域、警戒区、锚地、船舶流交汇密集区等重点水域的动态监控,规范船舶通航秩序,强化“远端管控、过程干预、交叉提醒”。对进入深水航道航行的船舶,每日核查其安全自查信息,降低深水航道大型船舶故障碍航的风险。春节期间执法人员开展不间断执法,保障执法力量节日不中断,安全监管持续有效。

春节值守是责任担当也是别样体验

出生于2000年的尹治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2022年8月加入吴淞海事局后就在绿华山海巡执法大队任职。他坦言,自己大学学的专业是对口的,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大学里没有学过的知识,而且在如此偏远的岛上驻守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我们这里到了晚上,外面就是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尹治说,整个岛上大概有200多人,除了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他主要就是当地的一些居民,“都是些老爷爷老奶奶。”这样的岛上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有些枯燥,但作为绿华山海巡执法大队最年轻的执法人员,尹治坚持了下来,“在岛上的时候,工作之余就看看书、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

第一次没和家人一起过年,尹治虽有些遗憾但也觉得正常,“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们在基地也贴了春联、吃了饺子。”他表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基层海事执法人员,能够在春节这一重要的时间点,为上海港平稳有序运转作出微薄的贡献,既是履行职责使命,也是一种别样体验。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做到‘向上看’、见贤思齐,也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独有的特性和优势,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尹治说,身为一名海事人,不论是这次春节,还是今后的工作中,自己都会持续以助力上海港建设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青年人的热情与担当。

来源: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