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疲劳,不想上班,肠胃也觉得不舒服?这可能是“假期综合征”在作祟!
“假期综合征”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长假过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症状。生理上可能表现为恶心、头晕、厌食、失眠、困乏等;心理上则可能表现为厌倦、提不起精神,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出现焦虑、神经衰弱等情况。
如何更好适应长假结束后的工作和生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说,先从调整作息开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饮食清淡,给长假里高负荷运转的肠胃“减减负”。
“恢复正常的一日三餐。多吃一些蔬菜瓜果等清淡的食物。适度的运动缓解压力,提升我们的情绪,而且适度的运动还有助于促进我们的睡眠。”
乔颖还建议,放松心情,循序渐进完成每日工作,逐步适应后就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不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时间排得太满,如果有情绪不愉快也好,身体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好,要与他人积极的交流,可以加强与亲朋好友的沟通。”
是否有快速缓解改善这些症状的方法呢?乔颖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尽快调整作息,放松大脑。快速恢复体力的最佳方法是补足睡眠。开学开工后,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
第二,调整饮食,清理肠胃。春节期间,许多市民吃得比较油腻,肠胃负担重。因此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如定时饮食,恢复正常的一日三餐,多吃新鲜蔬果等清淡食物,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
第三,适度运动,缓解压力。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促进睡眠。
第四,长假后学习强度不宜过大,适当犒劳自己。
“最后,与他人的积极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加强与朋友、家人的沟通,用真诚的交流来共同面对一时的低谷状态。同时,给予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提醒假期结束了,要早点进入上班上学状态。”乔颖提醒,“如果始终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