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诗人、作家帕男正式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这一消息引发了文学界和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帕男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成为中国文坛“底层写作”的一种现象。此次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标志着他在艺术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也展现了他跨界融合的艺术追求。



帕男,本名吴玉华,瑶族,出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他自幼生长于偏远的瑶族山村,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务农。然而,艰苦的生活并未磨灭他对文学的热爱。1982年,他考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私立大学——湖南九嶷山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启了他漫长的文学创作之路。1985年毕业后,他先后辗转湖北十堰、深圳等地,过着漂泊的生活。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帕男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逐渐扩展到散文、报告文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他已出版各类文学作品40余部,其中包括《男性高原》《落叶与鸟》《帕男诗选》等诗集,《天地之孕》《俚语湘南》等散文集,以及《裂地惊天》《生态云南记》等报告文学作品。他的诗歌以底层写作的姿态著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原生态面貌。他的散文则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帕男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在于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探索。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



除了文学创作,帕男还从事电影和舞台剧本创作,其中他担任编剧的《金锁银锁》(由远山导演、杨晓军担任执行导演,王宁宇、左震、李青潞担任主演)获中央电视台、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九届金法槌奖,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节好作品奖。





帕男在音乐领域的造诣同样令人瞩目,也可以说帕男和音乐结缘很深,除去从小熏陶和学生时代的音乐教育,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对音乐的接受、理解、感同身受和到最后的积极参与创作,成为了一个真正深爱音乐的人。2009年帕男被组织提拔到楚雄州文化局副局长岗位,其分管工作就是艺术创作和生产,以及艺术研究,联系分管全州13个专业院团。参与了当年全州新剧目汇演的节目创作、排演、审查、评选全程工作,产生了一批优秀节目。在任职期间,支持和参与打造了多部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目,组织创作了40首“楚雄代表歌曲”。2012年调任楚雄州文联任专职副主席,分管协会工作,其中包括了楚雄州音乐家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在文联任职至今,创作了上百首歌词,其中谱成曲进行演出、传播、制成专辑的歌曲达30多首。



2019年帕男与作曲家合作集中创作了12首以民族文化为元素的歌曲,这些歌包括了《方山之恋》《永仁瑶》《赛装姑娘》《绣娘曲》《朝里诺,朝拉诺》《那一年那一天》《迎客酒歌》《劝酒酒歌》《祝福酒歌》《留客酒歌》《综合酒歌》《绣》(儿童组歌)。这些歌曲均由文化部门组织过普及教唱,还录制过一些光碟,在电台、电视台和重大节日播放。

《绣》也叫《问绣》,是帕男和作曲家为武定近城小学参加比赛写的一首歌曲,节目在云南汇演即获成功,并代表云南晋京参加“非遗校园传承在行动”为主题的“星光校园·全国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演出,同时在北京的汇演中获得金奖,节目还参加在北京大学的舞台演出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接着帕男应湖南之邀写了《大道之行》,这是一首歌词和旋律都很大气的作品。后来,又由帕男作词、杨惠忠作曲的《楚雄老家》获“楚雄州形象歌曲入围作品”殊荣。接着继续与作曲家合作创作了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歌曲如《在楚雄等你》《美丽的中国彝乡》《梦回石榴湾》等。



此次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不仅是对他音乐成就的认可,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能够在音乐领域继续深耕,探索更多可能性。帕男的文学和音乐成就,是他长期以来坚持艺术追求的结果。他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扎根于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同时也要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文旅头条通讯员 周乐 供稿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