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近日报道,欧盟将针对所谓立陶宛遭受的“经济胁迫”,重启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的诉讼案件。欧盟委员会当天声称,已要求日内瓦的贸易法庭恢复审理此案,从而结束了过去一周关于其是否会让该案件失效的种种猜测。
2022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的2024年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
上月中旬,眼看打不垮俄罗斯,欧盟理事会便借机首次对中国实体展开了“全面制裁”,这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近日,立陶宛又怂恿欧盟围攻中国,继续向WTO起诉中国,要把中国送上被告席。
第一点,不管是欧盟还是立陶宛,都是在配合美国。之前27国集团欧盟制裁中国给出的理由,是有中企和个体涉嫌支持俄罗斯。欧盟的具体制裁措施包括不允许被制裁者到欧盟旅游,以及冻结被制裁个体、实体在欧资产。欧盟此举显然是在配合美国,因为美国也一直在以援助俄罗斯为理由打压中国。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资料图)
按照世贸组织规定,如果在为期一年的暂停期限到期后,欧盟不选择恢复这起诉讼,该案件就会自动失效,所以最近立陶宛和欧盟以及美国格外关心该诉讼的进展。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怂恿欧盟“接着告中国”,不过对于欧盟来说,指控中方缺乏直接证据,他们也一直在考虑是否放弃继续申诉,以免最终败诉,显然欧盟有自身的考量。但意识到欧盟打算放弃诉讼的立陶宛和美国却有意见了,特朗普团队认为放弃诉讼等同于是对中国的“屈服”,立陶宛则对欧盟使用了激将法。
有知情人士称,由于缺乏证据,欧委会律师已经提议撤销案件。不过,立陶宛政府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借题发挥的机会,还在撺掇欧盟“不要放弃”。立陶宛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甚至公开喊话欧盟高层,指责其过早退出“战场”的行为,是在支持中国“欺凌”欧盟成员。兰茨贝尔吉斯表示,如果欧方还想跟新一届美国政府搞好关系,而不是让美方怀疑中欧越走越进,就应该以更强势的姿态对中方施压。
“欧盟料将在针对中国的‘经济胁迫’诉讼中采取拖字诀。”彭博社近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本案暂停一年之后,欧盟很可能在本周申请恢复审理,但作为“程序性举措”,欧盟可能最早在下周重新暂停诉讼程序,收集证据。
不过,上述人士同时表示,最终决定仍可能有变。对于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拒绝置评。
欧盟决定重启对华贸易诉讼,更多是为了安抚美国和立陶宛的情绪,现在实际情况是,欧盟依旧没有找到证据告中国。目前欧盟似乎打算在暂停期限到期前先重启案件,之后再选择暂停诉讼,争取更多收集证据的时间。其实对于欧盟而言,在特朗普上任之际,对华展现出强硬姿态,主要还是希望以此换取美国在经贸和地缘政治上的支持。倘若欧盟真的放弃诉讼,美方自然会有很多想法和怨言,欧盟既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不敢得罪美国,权衡之下还是决定重启对华贸易诉讼。
欧盟(资料图)
然而问题在于,长期坚持这样的立场是否真的对立陶宛有利?
立陶宛这番激进操作并未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收益。即便有心拉拢西方盟友,但欧盟的态度已经逐渐变得冷淡。毕竟,对欧盟而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期望布鲁塞尔会持续在一场前景不明的争端中倾注更多资源和注意力。
同时,美国也在不断施压,希望欧盟能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得更加强硬。特朗普政府的过渡团队甚至暗示,欧盟若想在未来与美国合作,应展示出对抗中国的坚定态度。
有人说,2021年关系降级后,中方一直对立实施“经济胁迫”政策。事实上,中国一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行事,从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但双边经贸合作离不开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氛围。立陶宛允许“台独”势力将立陶宛当作活动平台,这势必会对中国企业的合作意愿造成重要影响。正是由于立前政府的错误涉台言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导致中国企业自发调整了经营活动,这是正常的市场反应,绝不是什么“经济胁迫”。
欧盟(资料图)
然而,从一开始,中国方面就明确表示,有关经济胁迫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并强调中立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中国政府多次提醒欧盟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呼吁立陶宛履行其在建交时所作的政治承诺。这些表态不仅是对事件本身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如何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公平贸易的一个信号。
中国向来是推崇公平公正的,合作追求的是互利共赢,哪怕是要竞争,讲究的也是良性竞争。
欧盟的行为显然不是正面的,大有一副让对方失去竞争力量的架势,希望欧盟可以明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国际局势比较复杂,欧盟的决定在国际上影响还是挺大的,三思而后行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贸易(资料图)
总的来讲,当下中国与欧盟在经贸方面的关联已然十分紧密了。要是仅仅为了那所谓的政治正确就硬生生地将这种紧密联系给切断、使其一分为二的话,那么无论是中方还是欧盟方面,都势必会遭受相当程度的经济损失。
就拿德国、意大利、法国这类工业国家来说,所遭受的损失极为严重。也正因如此,向来在欧盟的一些对华制裁政策方面,这些国家都是持不支持态度的。
就立陶宛这样一个人口仅有几百万的小国度而言,自遭受中国的经济制裁起,它和中国间的经济关联便大幅减少了。
立陶宛在涉及中国底线的问题上疯狂挑衅是不明智的,这只会给两国关系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
针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中国早就有言在先,如果立陶宛愿意改变态度和中国恢复关系,积极的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我们愿意给立陶宛这个面子。
如果连这点基本的要求立陶宛都做不到,也就不要再谈两国关系恢复发展的事情了。
而且立陶宛要是继续在台海问题上做出错误表态,未来我们还有大把的手段能够用来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