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服务年”,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先后获得“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平安聊城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发挥职能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全国首个黄河流域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落户聊城,成功举办2024年碳计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碳计量工作现场会。创设“聊质通”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33个质量基础技术服务模块和200万条标准文库。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品牌,阳谷华泰化工获第九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聊城市东昌府区获评全省“质量强区”;东阿阿胶等20家企业入选“好品山东”品牌,2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企业,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省级质量标杆。全国首个“标准化+协同创新+个性化定制”的企业联合标准“华泰经验”,获省委改革办通报表扬;“冠县灵芝”成功入选地理标志品牌榜,冠县“灵芝朵朵开,开启致富路”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创新监管机制,坚决筑牢安全底线。建立冀鲁豫“三省六县”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协同合作工作机制,相关做法被国务院食安办《食品安全简讯》刊发;创新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药事服务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设药事服务站39个;大力开展提质强企工作,阳谷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线电缆产业聚集区“提质强企”综合试点,全省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会在聊城召开;探索应用工业气瓶智慧充装控制系统被总局发文推广。
坚持服务先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服务型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行政指导3.1万余次,涉及行政相对人9.9万余人,实施“免罚清单”惠及经营主体442家次,修复企业信用信息11820条,被总局以《山东聊城践行服务型监管理念“四步走”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行动》为题发文推广。探索建立“1+2+4”的商业秘密保护“聊城模式”,制定全省首部《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已建成商业秘密保护基地7个、指导站(点)99个、企业140家,联络站(点)739个。探索建立“地方立法、平台服务、综合监管、社会共治”的“四位一体”单用途预付式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新模式。
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医药产业发展和化妆品监督管理科
近年来,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医药产业发展和化妆品监管科勇于改革,务实创新,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蝶变”,产值较2013年连翻三番,跻身全省前列。
政策引领,绘制产业发展“新图景”。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菏泽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医药产业发展科应运而生。围绕强化生物医药产业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该科主动对标行业前沿,积极“借智”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编制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为菏泽打造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产业集群提供了支撑。牵头研究制定《菏泽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八条意见》《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厚植企业发展土壤,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目前,菏泽市生物医药规上企业已达142家,其中步长制药荣登2024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榜。
精准帮扶,擦亮招商引资“新名片”。为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该科深入开展“助企护企”活动,实施“助企特派员”帮扶行动,以“菜单式”集成服务,每年对规上医药企业全覆盖走访一次,累计解决企业难题600余个。他们充分运用专业所长,靠前一步,跟踪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把众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57天生死闯关 65个药号“落户”菏泽定陶》《非药企获得全国首张药品出口许可证》等被媒体广泛报道。优良的营商环境,企业家口口相传,形成了一个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整个产业链集中来菏“筑巢”的良好态势,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一港四园”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机制,抢跑产业服务“新赛道”。统筹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中药集群化招商,2024年全市签约过亿元生物医药项目40个,总投资188.87亿元;落地项目21个,到位资金23.94亿元。构建产业现状分析、重点企业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等“五张清单”,2024年办结企业需求40个、解决困难问题39个。在全省积极争取、设立菏泽市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加挂“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菏泽分中心”的牌子,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创新、项目建设等开辟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新通道。围绕更好地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与省药监第六分局密切协同,抓好从药品生产至临床使用的全过程监管。2024年,组织企业质量负责人等培训10余场次,在菏泽现代医药港设立了全省首个“药物警戒服务站”,为企业提供24小时免费技术支持。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